以太坊2.0启动 Layer2或成长期核心生态

以太坊2.0启动:Layer2或成长期伙伴

以太坊2.0信标链于12月1日晚正式启动创世区块,标志着以太坊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这无疑是以太坊社区的重要里程碑,意味着以太坊加速从PoW向PoS转型,并为未来大幅扩容奠定基础。

然而,以太坊2.0的落地周期较长、路线图多次调整、迁移成本高昂等因素,使得这项重大升级仍面临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以太坊生态中已经涌现出Rollup、Plasma、Validium等多种Layer2扩容方案,在可扩展性、实现周期和工程难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

短期来看,Layer2解决方案似乎更具吸引力,甚至可能成为以太坊长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探讨Layer2在以太坊2.0背景下的必要性与价值,并分析各种Layer2方案的优劣及生态现状。

Layer2或成以太坊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

长期以来,Layer2被视为公链走向成熟的过渡方案。但根据以太坊11月社区会议的信息,核心开发团队已确认Layer2方案Rollup的优先级应高于原定的分片方案。Vitalik明确表示:

  1. 不再强调Phase2的重要性,Phase1将致力于实现数据分片,供Rollup使用
  2. 信标链将具备执行功能,Eth1-Eth2合并后信标链区块将直接包含交易
  3. Phase0实现后将并行推进轻客户端支持、数据分片、合并三大工作

这反映出分片方案面临的挑战。作为一项需要2-3年才能落地的工程,分片预计最多为以太坊带来64倍TPS提升。而现有的Rollup方案可实现高达100倍的提升。两相对比,Layer2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从设计理念看,保持Layer1简单,在其上构建更复杂的Layer2功能,已成为区块链领域的普遍思路。Vitalik认为,短期内以太坊需要并行发展Layer1和Layer2,长远来看则应更关注Layer2。

考虑到Uniswap、Synthetix等重要应用已公开支持Optimistic Rollup等Layer2方案,Layer2很可能与以太坊长期共存,而非仅作为短期辅助。这些应用不仅是以太坊生态的旗舰项目,更是未来复杂应用的基础设施,它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Layer2在以太坊生态中的地位。

Layer2方案各有优劣,Rollup最具发展潜力

目前以太坊生态主要有6种Layer2方案:状态通道、侧链、Plasma、Validium、ZK Rollup和Optimistic Rollup。它们在数据托管、计算和存储位置、验证机制等方面各有差异。

对基于以太坊的DApp项目而言,在Layer2格局尚未明朗的情况下,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Layer2方案或许是明智之选。甚至可能在同一场景下根据不同需求同时使用多种解决方案。

目前看来,得到大型应用支持、开发进展较快且可扩展性强的Rollup系列方案最有望脱颖而出。其中Optimistic Rollup可能获得更多支持,主要得益于DeFi巨头的支持。Synthetix已明确采用该方案并推进整合工作,Uniswap也开放了基于该方案的DEX demo供用户体验,Chainlink也有望采用。

虽然Layer2方案的竞争态势良好,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DeFi的可组合性可能被大幅削弱。以Rollup为例,ZK与Optimistic两种方案目前无法互通,这可能进一步加剧流动性割裂。然而对DeFi整体而言,更高维度的整合才是Layer2发展的应有之义。

总的来说,以太坊2.0的发展道路仍充满变数,相信以太坊社区很可能在后续会议中继续调整路线图。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以太坊生态日益庞大,基础性改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在这种背景下,Layer2很可能成为以太坊长期的重要伙伴和基础设施。

ETH1.19%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metaverse_hermitvip
· 16小时前
这波牛啊
回复0
元宇宙_包租婆vip
· 16小时前
咱们Layer2这次稳了
回复0
Alpha不开口vip
· 16小时前
也就这样 L2基本稳了
回复0
空投自助餐vip
· 16小时前
Layer2救星终于来惹
回复0
闪电丢包侠vip
· 16小时前
啥时候还我gas费
回复0
fomo_fightervip
· 16小时前
啥时候能降gas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