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信贷与DID: 挤兑狂潮后的Web3发展新趋势

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近期市场发生连环清算,以下几个赛道的需求端可能会因为挤兑狂潮暴露出的缺陷而产生增长趋势:隐私、信贷、去中心化身份和声誉系统。本文将从个别项目举例分析其叙事的可能性。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1. 隐私需求的重要性

巨鲸在关键时刻被狙击,体现了链上隐私对机构级别持有者和用户的重要性。隐私可能需要一个框架和生态系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

目前区块链账户虽由复杂的数字和地址代表,但通过不断追踪和分析仍能发现账户背后的身份。市场上存在大量数据分析工具来识别这些巨鲸。从某种程度上说,区块链并没有真正保护隐私。当账户地址被调查出属于某人时,其所有交易数据将完全透明。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零知识证明技术虽在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但直到2016年Zcash出现前并未真正应用。Zcash提供了受保护的隐私地址(Z)和透明地址(T),Z地址不可见,其交易不显示相关地址、金额等内容。T地址则可在公开浏览器中查看。两种地址类型之间可互相交易,形成自由选择的过程。

但Zcash存在主密钥的信任问题。发展至今,我们需要对隐私需求寻找一个明确的small panel。任何隐私解决方案都必须确保dApp的用户和智能合约这两个原子组件都是私有且安全的。

隐私不仅需要解决简单的交易或行为匿名,而是需要建立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不同的隐私应用来服务用户。例如,巨鲸或做市商在实际交易中,为了控制风险敞口,可能采用多种策略操作,但目前这些行为都无法满足其隐私需求。

因此,隐私需要一个大的框架和系统,基于此进行开发和创建应用。Aleo在Zcash基础上,不仅实现了资产转移匿名,还包括支付、提供流动性、治理投票、身份认证等功能。只有交互方知道细节,恶意第三方无法了解或利用任何信息。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Aleo提供了全栈解决方案,让零知识证明在堆栈的每一层都拥有可编程性,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去中心化私有计算。它还提供了新的编程语言框架"Leo",强调可读性和易用性,对开发者非常友好。

除此之外,同样采用零知识证明的Aztec也不错,Aztec将弥补以太坊的隐私需求。采用TEE的Secret Network由于需要的信任更少,可能发展更快。

2. 链上信贷业务的挑战与机遇

巨鲸的信贷是此次债务危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信贷需要多个中间件和基础设施来完善,其核心是链上与链下的信用评估体系。链上信贷业务仍在寻找产品市场匹配。

链上信贷还处在市场早期,缺乏大量中间件和基础设施。部分问题可能需要模块化解决,如监管许可、成熟的DID系统、合理的链上信用算法模型等。

信贷的核心在于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借款方的还款能力。信用体系建设离不开链下与链上如何共存的问题。DID产品一直在探索如何将链上和链下结合或取舍,但目前还没有出现采用率较高的产品。

目前信贷业务的信用体系建设,更多是进行链下评估。链下评估意味着评估模型是黑箱,加密信贷仍是一条脆弱的业务线。

以Maple Finance、TrueFi、Goldfinch三种协议为例,它们在信用评估方法上存在差异:

  • Maple Finance提出委托流动池(Pool Delegate)引入和评估贷款。
  • TrueFi选择以DAO为核心进行投票评估。
  • Goldfinch采用第三方合作伙伴团队进行审核评估。

三者的共同点是都以中心化的人/团队进行信用评估。即便包含了代币持有者,对超级巨鲸的债务评估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链上信誉和信用风险评分是主要难题。信用需要强权政府、国家机器或法律等条款背书,不是凭空产生的。目前链上机构信贷业务仍在寻找产品市场匹配。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但债务有重组的时候,也会有新的周期产生。信贷仍是不可忽视的DeFi发动机因素之一。DeFi和传统银行的利差较大,创造了借入需求。借入资产意味着隐性的做空,这在传统金融中被称为carry trade。

当carry trade出现巨大波动时,主流借贷平台的利率下降。DeFi中稳定币存在depeg风险,因其应用场景有限。流动性收紧时,用户可能更多采用法币计价,即使借出DAI等稳定币,也会去中心化交易所兑换成USDC或法币。

超额抵押模式成为DeFi的主流,以确保借贷平台安全性和流动性控制风险。但超额抵押并非完美,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 在部分流动性不足的公链中成为吸血虫
  • 带来债务上限问题
  • 易形成高度恐慌的挤兑狂潮

对于处于极端黑暗森林阶段的加密市场,超额抵押是更好的风险控制方式。AAVE推出的超额抵押稳定币GHO可能会抢占部分市场份额,值得关注其在DeFi协议中的应用场景。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3. 去中心化声誉评分系统的重要性

信用评估体系的缺陷,体现了DeFi原生认证系统、去中心化声誉评分系统的重要性。以ARCx为例,它设计了DeFi Passport(0-999分)的信用评分体系,根据用户与DeFi协议的交互生成评分。评估标准包含贷款、清算、空投和用户行为等多个变量。

ARCx的设计试图解决超额抵押的困惑,以及隐私和信贷信用评分体系的疑问。但其评分体系在实践中能否真正解决问题,仍需观察。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4. 去中心化身份系统的构建

通过对"身份"的拆分和数据化构建,让用户的身份和数据具有独特性和可组合性。我们需要一个最低限度的"DID协议"。

当"身份"置于网络时,可将其拆解为存储、管理、检索信息等组合性框架。但"身份"涉及"自我哲学",我们应该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存在。身份是一个人的社会属性,也是价值体现。

Web3让每个用户和构建者都可以控制自己的数据、价值、关系和信息。每个用户都将成为自身数据的统一发现点,从应用程序和交互中感受可组合性。这可能创造共享网络效应类似的复合性体验。

一个合理的去中心化身份系统应该具有以下标准:

  • 无需信任的:在任何人都可参与的公共网络集合上运行
  • 灵活的:适用于开发人员可定义的任何数据结构
  • 可访问性强的:适用于任何开放网络和唯一标识符

并通过其他复杂因子补充完善,如:

  • 假名优先
  • 生成
  • 可组合性
  • 可分离和选择性

我们需要一个建立了管理和路由到可信数据的最低限度协议,其他一切交给开发人员的创意,让这些变得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NFT3能让用户通过简便方式访问协议,建立自己的身份系统,同时保证个人隐私和主权。它构建了"NCredit"信用评分系统,提供链上治理、借贷、IDO等优惠。NFT3提供SDK给项目开发者接入,负责DID网关。用户可选择按条件共享数据,接入SDK的dApp可根据用户意愿访问。

在底层,NFT3接入了存储系统,并进行机器学习模仿用户数据,最终传向愿意接入SDK的应用,实现一个真正的最低限度身份协议。

对于此次市场出现大规模清算和去杠杆,我对市场格局进行了思路整理。CeFi仍有其优势所在,如拓客速度、决策速度、专业化定制服务等更满足普通用户需求。其滑点低,适合对加密市场流动性格局理解较浅的用户。

未来可能不会是DeFi完全取代CeFi,而是两者并存发展。市场需要自愈,我们也需要整理心情继续建设。传统金融体系经过上百年试错和无数黑天鹅洗礼才建立如今秩序,DeFi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Part 1丨挤兑狂潮后的预测和断想——隐私,信贷,DID

DEFI-6.9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New_Ser_Ngmivip
· 10小时前
隐私重要啥?跑路的时候别被发现呗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