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发展规律:从泡沫到价值 熊市孕育巨头

robot
摘要生成中

新兴行业的发展通常遵循一种规律:从上升到下跌,再从下跌到上升,循环往复直至达到顶峰阶段。这样的循环一般会经历至少三次或更多。

研究表明,事物的兴起通常会经历被低估、价值发现和泡沫这三个阶段。过去的互联网产业就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而如今的区块链技术正如当年的互联网,正处于泡沫阶段。

回顾80年代初期,人们难以想象现今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当时,大多数媒体认为这些技术不过是玩具,对其不屑一顾。类似地,90年代时微软被许多人看衰,认为其股票已达到瓶颈。然而,事实往往会打脸,如今微软的股票已较之前增长了百倍。

毫无疑问,比特币可以说是孕育了整个区块链行业。谈及区块链,总是离不开比特币。至今,比特币已走过11个年头,从暗网到黑客再到监管,乃至后来引发热议的分叉事件。

比特币的每次涨跌都牵动着加密货币投资者的心,尤其是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下跌幅度。技术发展往往缓慢,但暴富的神话却不断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区块链行业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项目。

第一类项目常常伴随着短期内的价格快速拉升而出名。项目方通常会描绘出一个看似宏伟但实际漏洞百出的应用场景。他们的白皮书往往篇幅冗长,却很少涉及项目的具体实现,而对于价格、推广和资金分配则大篇幅讨论。这些项目常常将去中心化挂在嘴边或网站最显眼的位置。他们通常将投资者拉入群组,每日以喊单方式进行"洗脑"。当项目方撤离时,维权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许多投资者仍然乐此不疲,希望有朝一日能获得高额回报。

与之相反,另一类项目在熊市中可能表现平平。这些项目可能偶有亮点,团队持续努力工作,GitHub代码每日更新,但币价涨幅不大,甚至长期横盘。尽管社区中有投资者对币价有所抱怨,但总有一些忠实粉丝和团队成员为这项技术昼夜不分地努力。

这类项目通常不热衷于参加高端峰会或大规模路演,而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关键的事务上。对区块链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可能是应用的广泛落地。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技术研究和发展,使区块链真正走进日常生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空中楼阁的阶段。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类型的区块链项目在熊市中表现截然不同。在熊市行情下,一些项目方的投机手法令人瞠目结舌,而资金盘和模式币却备受投资者追捧。坦率地说,这些可能只是当前加密货币市场瓶颈期的产物。当市场资金无处可去时,为劣质项目喊单拉盘似乎成了唯一可做的事。

我认为,投资中永恒的真理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真正的价值产生时,价格将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当然,牛市带来财富的可能性更大是不争的事实。从比特币或区块链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最佳投资机会往往出现在熊市,就如同人们都明白的道理:买菜要在价格低时入手。熊市是孕育巨头的温床,例如2017年最热门的以太坊、Zcash、NEO等项目,都诞生于2015年的熊市中。

历史的发展总是向前,不留情面却又公平无私。曾经最火热的项目似乎已失去昔日光芒,如以太坊正深陷拥堵问题;比特币长期采用的PoW共识机制因去中心化和能耗问题备受质疑;Zcash的零知识证明技术的实际可行性仍有待验证。

幸运的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群人不满足于现状,不局限于当下。从Mimblewimble协议的热度,到跨链技术的广泛宣传,再到后来以"人人皆可挖矿"为特色的PoC共识机制的出现。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区块链被越来越多人认知,随着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区块链远不止比特币一项,还有许多默默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项目团队。

BTC1.26%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Wen_Moonvip
· 08-07 17:20
啥泡沫 底早就在了
回复0
SigmaBrainvip
· 08-07 07:40
熊市hold住就是大爹
回复0
FalseProfitProphetvip
· 08-07 07:35
看跌打脸了属于是
回复0
DAO开发者vip
· 08-07 07:18
有趣的是与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的平行关系……但下一个周期什么时候会启动?
查看原文回复0
NFT_Therapyvip
· 08-07 07:18
熊市多抄底不亏
回复0
Liquidity_Huntervip
· 08-07 07:12
熊市黎明前最黑暗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