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生息资产:链上稳定收益的三大来源与投资指南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生息资产: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当世界变得愈发不稳定,投资者开始追求那些能够穿越波动、具备结构性支撑的资产。在这样的背景下,链上金融系统中的"加密生息资产"正重新引起关注,成为投资者在动荡市况中寻找稳健回报的锚点。

然而,在加密世界中,"利息"并非仅仅代表资本的时间价值,它往往是协议设计和市场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收益可能源自真实的资产收入,也可能掩盖着复杂的激励机制。要在加密市场中寻找真正的"确定性",投资者需要深入了解底层机制。

自2022年以来,"链上利率"的概念逐步走入大众视野。面对现实世界维持在4-5%的无风险利率,加密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链上资产的收益来源与风险结构。一个新的叙事悄然成型——加密生息资产,试图在链上构建"与宏观利率环境竞争"的金融产品。

在疯狂的"特郎普经济学"中寻找链上确定性:解析三类加密生息资产

目前,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生息资产可以粗略分为三类:外生性收益、内生性收益以及真实世界资产(RWA)挂钩。

外生性收益:补贴驱动的利息幻觉

外生性收益是DeFi早期高速增长逻辑的缩影。在缺乏成熟用户需求和真实现金流的情况下,市场以"激励幻觉"取而代之。许多项目通过巨额代币激励来吸引用户注意力和锁仓资产。

然而,这种补贴本质上更像是资本市场为增长指标"买单"的短期操作,而非可持续的收益模式。它一度成为新协议冷启动的标配,但其结构近似"庞氏"。那些年化几百、几千的收益,往往只是平台凭空"印"出的代币。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旦外部激励减弱,大量补贴代币将会被抛售,损害用户信心,造成TVL与代币价格的死亡螺旋下降。投资者若要从中寻找"稳定现金流",需更加警惕收益背后是否存在真实的价值创造机制。

内生性收益:使用价值的再分配

内生性收益是指协议通过真实的业务活动自然产生的收入,如借贷利息、交易手续费等。这类收益的最大特点是闭环性和可持续性:赚钱逻辑清晰,结构更健康。只要协议在运作、有用户在使用,就有收入产生。

内生性收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1. 借贷利差型:类似传统银行的"存贷"模型,协议从中赚取利差。

  2. 手续费返还型:协议将部分运营收入(如交易手续费)返还给为其提供资源支持的参与者。

  3. 协议服务型:协议通过为其他系统提供服务获得回报,体现链上基础设施的市场价值。

在疯狂的"特郎普经济学"中寻找链上确定性:解析三类加密生息资产

链上的现实利率:RWA与计息稳定币的兴起

越来越多资本开始追求一种更稳定、更可预测的回报机制:链上资产锚定现实世界利率。这一逻辑的核心在于将链上稳定币或加密资产对接至链下低风险金融工具,如短期国债、货币市场基金或机构信贷。

同时,计息稳定币作为RWA的衍生形态也开始受到关注。这类资产并非被动锚定美元,而是主动将链下收益嵌入代币本身。它们试图重塑"数字美元"的使用逻辑,使其更像一个链上的"利息账户"。

在疯狂的"特郎普经济学"中寻找链上确定性:解析三类加密生息资产

寻找可持续生息资产的三个指标

  1. 收益来源是否"内生"可持续?真正有竞争力的生息资产,收益应该来自协议自身的业务。

  2. 结构是否透明?链上的信任来自公开透明。资金流向是否清晰?利息分配是否可验证?是否存在集中托管风险?

  3. 收益是否对得起现实的机会成本?在高利率环境下,链上产品的回报需要具有竞争力。

然而,即使是"生息资产"也并非真正的无风险资产。它们仍需警惕链上结构中的技术性、合规性与流动性隐患。未来,生息资产市场可能成为链上"货币市场结构"重构的一部分,逐步建立自己的"利率基准"和"无风险收益"概念,形成一种更有厚度的金融秩序。

在疯狂的"特郎普经济学"中寻找链上确定性:解析三类加密生息资产

RWA19.7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