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货币风投的成长之路:从狂热到理性## 引言曾几何时,每一则加密货币融资公告都让人兴奋不已。一个匿名团队为某个革命性DeFi协议筹集5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就足以成为重大新闻。我会迫不及待地深入研究创始人背景,加入他们的社区,试图理解这个项目的独特之处。然而,时至2025年,情况已大不相同。当看到某公司A轮融资3600万美元用于开发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时,我只是将其归类为"企业区块链解决方案",然后继续处理其他事务。不知不觉中,我的态度变得如此务实。## 加密风投格局的变化自2020年以来,加密货币风险投资首次出现后期交易超过早期交易的现象,比例为65%对35%。这个行业曾经建立在种子轮前融资的基础上,匿名团队在简陋环境中开发创新DeFi协议。而现在,A轮及以后的融资正在推动资金流动。这一转变带来了许多变化:- 尽职调查从几分钟延长到几个月- 监管合规和机构采用成为重点- 专业的项目推介取代了匿名的社区消息- KYC流程、法律团队和实际收入模型成为标准像某些公司为"统一链上支付"筹集3600万美元,另一些公司为"基于稳定币的支付服务"筹集700万美元。这些都是基础设施项目、B2B解决方案和企业级平台——稳定、盈利、可扩展的业务模式。## 数据解读2025年第一季度,加密领域共完成446笔交易,投资总额达49亿美元,环比增长40%。预计2025年全年融资额可能达到180亿美元。然而,这些数字可能被少数几笔巨额交易扭曲。例如,某主权基金向某交易平台投资20亿美元,这样的大额交易掩盖了整体生态系统的低迷状态。有趣的是,比特币价格与风投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在2023年出现断裂。比特币创下新高,而风投活动依然低迷。这可能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购买比特币ETF,不再需要通过风险初创公司来获得加密货币敞口。## 风投现实加密货币风险投资从2022年的230亿美元峰值下降了70%,2024年仅为60亿美元。交易数量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941笔骤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82笔。更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以来筹集种子轮融资的7650家公司中,只有17%进入了A轮,仅1%达到了C轮。这一数据揭示了加密货币风险投资的成熟过程,对于那些期望永续繁荣的人来说,这将是一个痛苦的认知。## 投资重心转移2021-2022年备受关注的游戏、NFT、DAO等领域,如今在风投兴趣中几乎销声匿迹。2025年第一季度,构建交易和基础设施的公司吸引了大部分风险投资,DeFi协议筹集了7.63亿美元。相比之下,曾经主导交易数量的Web3/NFT/DAO/游戏类别,在资本分配中已降至第四位。这表明风投终于开始重视创收业务,而非仅仅追逐叙事驱动的投机。真正推动加密货币交易的基础设施、实际使用的应用程序和产生真实费用的协议获得了资金支持。同时,人工智能成为风险投资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押注加密游戏,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清晰收入路径的AI应用。## 成长的挑战加密货币从种子轮到A轮的成功率仅为17%,这意味着每六家筹集种子轮的公司中,有五家无法获得有意义的后续融资。相比之下,传统科技行业的这一比例约为25-30%。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加密货币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成功指标缺陷。过去,加密货币的发展模式相对简单:筹集风险资金,构建创新产品,推出代币,让散户投资者提供退出流动性。风投不需要公司真正通过融资轮次成长,因为公开市场会为他们提供退路。然而,这种安全网已经消失。2024年发行的大多数代币交易价格仅为其初始估值的一小部分。月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项目寥寥无几。当代币上市之路遇阻时,真正的成长率才逐渐显现,结果并不乐观。## 资金集中化趋势尽管整体融资交易数量下降,但单笔交易规模却有所增长。自2022年以来,种子轮的中位数显著增加,尽管获得融资的公司数量减少。这表明行业正围绕更少、更大的投资进行整合。对创始人而言,信息很明确:如果不在核心圈子里,获得资金的机会大大降低。没有顶级基金支持的项目,后续融资的可能性也会显著下降。这种集中化不仅限于资金。数据显示,某些顶级投资机构在其投资组合公司的后续融资中保持高度参与,确保这些公司继续获得资金支持。## 结语加密货币风投行业正经历从"革命性DeFi协议"到"企业区块链解决方案"的转变。这种调整虽然令人怀念过去的混沌与激情,但也是不可避免的。多年来,加密货币风投以一种根本上有缺陷的方式运作。创业公司可以仅凭白皮书筹集资金,向散户投资者推出代币以获得流动性,而不论是否真正构建了用户需要的产品。现在,行业正经历着从投机到实质的转变。市场开始应用更严格的绩效标准,这对习惯于基于代币潜力而非商业基本面筹集资金的创始人提出了挑战。但对于那些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真正业务的公司来说,机遇前所未有。资金竞争减少,投资者更加专注,成功指标更为清晰。"投机资金"已经离场,留下的是真正支持创新创业的巨额资金。在这次转型中幸存的创始人和投资者将为加密货币的下一章奠定基础。与上一个周期不同,这一次将建立在坚实的商业基础之上,而非仅仅依赖代币机制。淘金热已经结束,而真正的价值创造才刚刚开始。尽管我们可能怀念过去的混沌,但这正是加密货币行业所需要的成长。
加密风投2025:从狂热到理性 资金流向企业级解决方案
加密货币风投的成长之路:从狂热到理性
引言
曾几何时,每一则加密货币融资公告都让人兴奋不已。一个匿名团队为某个革命性DeFi协议筹集5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就足以成为重大新闻。我会迫不及待地深入研究创始人背景,加入他们的社区,试图理解这个项目的独特之处。
然而,时至2025年,情况已大不相同。当看到某公司A轮融资3600万美元用于开发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时,我只是将其归类为"企业区块链解决方案",然后继续处理其他事务。不知不觉中,我的态度变得如此务实。
加密风投格局的变化
自2020年以来,加密货币风险投资首次出现后期交易超过早期交易的现象,比例为65%对35%。这个行业曾经建立在种子轮前融资的基础上,匿名团队在简陋环境中开发创新DeFi协议。而现在,A轮及以后的融资正在推动资金流动。
这一转变带来了许多变化:
像某些公司为"统一链上支付"筹集3600万美元,另一些公司为"基于稳定币的支付服务"筹集700万美元。这些都是基础设施项目、B2B解决方案和企业级平台——稳定、盈利、可扩展的业务模式。
数据解读
2025年第一季度,加密领域共完成446笔交易,投资总额达49亿美元,环比增长40%。预计2025年全年融资额可能达到180亿美元。
然而,这些数字可能被少数几笔巨额交易扭曲。例如,某主权基金向某交易平台投资20亿美元,这样的大额交易掩盖了整体生态系统的低迷状态。
有趣的是,比特币价格与风投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在2023年出现断裂。比特币创下新高,而风投活动依然低迷。这可能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购买比特币ETF,不再需要通过风险初创公司来获得加密货币敞口。
风投现实
加密货币风险投资从2022年的230亿美元峰值下降了70%,2024年仅为60亿美元。交易数量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941笔骤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82笔。
更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以来筹集种子轮融资的7650家公司中,只有17%进入了A轮,仅1%达到了C轮。这一数据揭示了加密货币风险投资的成熟过程,对于那些期望永续繁荣的人来说,这将是一个痛苦的认知。
投资重心转移
2021-2022年备受关注的游戏、NFT、DAO等领域,如今在风投兴趣中几乎销声匿迹。2025年第一季度,构建交易和基础设施的公司吸引了大部分风险投资,DeFi协议筹集了7.63亿美元。相比之下,曾经主导交易数量的Web3/NFT/DAO/游戏类别,在资本分配中已降至第四位。
这表明风投终于开始重视创收业务,而非仅仅追逐叙事驱动的投机。真正推动加密货币交易的基础设施、实际使用的应用程序和产生真实费用的协议获得了资金支持。
同时,人工智能成为风险投资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押注加密游戏,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清晰收入路径的AI应用。
成长的挑战
加密货币从种子轮到A轮的成功率仅为17%,这意味着每六家筹集种子轮的公司中,有五家无法获得有意义的后续融资。相比之下,传统科技行业的这一比例约为25-30%。
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加密货币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成功指标缺陷。过去,加密货币的发展模式相对简单:筹集风险资金,构建创新产品,推出代币,让散户投资者提供退出流动性。风投不需要公司真正通过融资轮次成长,因为公开市场会为他们提供退路。
然而,这种安全网已经消失。2024年发行的大多数代币交易价格仅为其初始估值的一小部分。月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项目寥寥无几。当代币上市之路遇阻时,真正的成长率才逐渐显现,结果并不乐观。
资金集中化趋势
尽管整体融资交易数量下降,但单笔交易规模却有所增长。自2022年以来,种子轮的中位数显著增加,尽管获得融资的公司数量减少。这表明行业正围绕更少、更大的投资进行整合。
对创始人而言,信息很明确:如果不在核心圈子里,获得资金的机会大大降低。没有顶级基金支持的项目,后续融资的可能性也会显著下降。
这种集中化不仅限于资金。数据显示,某些顶级投资机构在其投资组合公司的后续融资中保持高度参与,确保这些公司继续获得资金支持。
结语
加密货币风投行业正经历从"革命性DeFi协议"到"企业区块链解决方案"的转变。这种调整虽然令人怀念过去的混沌与激情,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多年来,加密货币风投以一种根本上有缺陷的方式运作。创业公司可以仅凭白皮书筹集资金,向散户投资者推出代币以获得流动性,而不论是否真正构建了用户需要的产品。
现在,行业正经历着从投机到实质的转变。市场开始应用更严格的绩效标准,这对习惯于基于代币潜力而非商业基本面筹集资金的创始人提出了挑战。
但对于那些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真正业务的公司来说,机遇前所未有。资金竞争减少,投资者更加专注,成功指标更为清晰。"投机资金"已经离场,留下的是真正支持创新创业的巨额资金。
在这次转型中幸存的创始人和投资者将为加密货币的下一章奠定基础。与上一个周期不同,这一次将建立在坚实的商业基础之上,而非仅仅依赖代币机制。
淘金热已经结束,而真正的价值创造才刚刚开始。尽管我们可能怀念过去的混沌,但这正是加密货币行业所需要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