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年轮模型:解读中美AI竞争格局的逆转近日,一位知名区块链专家发表了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提出了"文化与政治的年轮模型"的概念,并以此分析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和技术监管格局的变化。该模型的核心观点是:文化对新事物的态度由形成时的社会氛围塑造,对旧事物的态度则由固有惯性决定。这些"文化年轮"一旦形成,便极难改变。## 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的监管现实作者指出,尽管人们常常宣称我们生活在一个"深度新自由主义的社会",但实际上政府的监管政策却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例如,联邦监管法规总数不断增加,各类规定愈发严苛,而美国联邦税收占GDP的比例自二战以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中美AI格局的逆转文章提到,如果在2020年预测五年后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发展格局,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美国在开源AI领域领先,而中国在闭源AI领域占优。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作者认为,这种反直觉的现象可以用"文化与政治的年轮模型"来解释:1. 一个文化对待新事物的方式,取决于该文化在特定时间内盛行的态度与激励机制。2. 一个文化对待旧事物的方式,则主要受到维持现状的惯性所驱动。每个时代都会在文化这棵树上刻下一个新的"年轮",形成针对新兴事物的观念。这些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变得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从互联网到AI:文化惯性如何影响技术监管作者以美国为例,分析了从互联网时代到AI时代的技术监管变迁:1. 90年代互联网兴起时期恰逢美国去监管化趋势的高峰,因此互联网文化保留了自由开放的特征。2. 进入21世纪后,整体监管趋势增强,但早期形成的互联网文化已经固化,难以改变。3. 社交媒体在2010年代成熟,被视为互联网的一部分,但也被当作新现象对待,因此面临更多限制。4. AI在2020年代兴起时,中国处于追赶地位,采取了"商品化竞争对手的优势互补品"策略,形成了对开源AI友好的环境。## 创新胜过改变现状作者总结道,一旦某种事物存在足够长的时间,围绕它的文化观念就会固化,变得难以改变。相比之下,创造新的行为模式,并在其形成初期建立良好的规范与文化基础,会更容易实现变革。这正是加密货币和Web3领域的魅力所在:它们提供了一个独立的技术与文化环境,可以不受既有"现状偏见"的束缚,自由探索新事物。作者认为,与其费力培育陈年旧树,不如通过种植和培育新的树种,为这片森林注入新的生命力。
文化年轮模型解析中美AI竞争格局逆转
文化年轮模型:解读中美AI竞争格局的逆转
近日,一位知名区块链专家发表了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提出了"文化与政治的年轮模型"的概念,并以此分析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和技术监管格局的变化。
该模型的核心观点是:文化对新事物的态度由形成时的社会氛围塑造,对旧事物的态度则由固有惯性决定。这些"文化年轮"一旦形成,便极难改变。
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的监管现实
作者指出,尽管人们常常宣称我们生活在一个"深度新自由主义的社会",但实际上政府的监管政策却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例如,联邦监管法规总数不断增加,各类规定愈发严苛,而美国联邦税收占GDP的比例自二战以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中美AI格局的逆转
文章提到,如果在2020年预测五年后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发展格局,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美国在开源AI领域领先,而中国在闭源AI领域占优。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作者认为,这种反直觉的现象可以用"文化与政治的年轮模型"来解释:
每个时代都会在文化这棵树上刻下一个新的"年轮",形成针对新兴事物的观念。这些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变得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从互联网到AI:文化惯性如何影响技术监管
作者以美国为例,分析了从互联网时代到AI时代的技术监管变迁:
创新胜过改变现状
作者总结道,一旦某种事物存在足够长的时间,围绕它的文化观念就会固化,变得难以改变。相比之下,创造新的行为模式,并在其形成初期建立良好的规范与文化基础,会更容易实现变革。
这正是加密货币和Web3领域的魅力所在:它们提供了一个独立的技术与文化环境,可以不受既有"现状偏见"的束缚,自由探索新事物。作者认为,与其费力培育陈年旧树,不如通过种植和培育新的树种,为这片森林注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