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关注我比较久的估计都知道,我一直都在研究 Web3 和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今天给大家介绍的项目是@SpheronFDN
可能能有些朋友还没听说过,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项目,7月29号已经TGE上线了,看看它到底是做什么的,值不值得关注
一: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 Spheron?
简单说,它就是个 “全栈计算生态”,给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一套现成的基础设施,让他们能轻松部署、扩展那些高性能的 AI 应用和去中心化应用。
你可以理解成 “去中心化的云服务”,但比传统云更灵活,不设权限,谁想用都行,而且靠社区里的节点(比如个人或小机构的硬件)来提供算力,不是某一家大公司垄断。
二:近些年做了些什么?
很多的加密项目大多先瞎吹、搞代币预热,再琢磨做产品,Spheron 不一样,没发代币就已经很能打了:
早几年就踏实做去中心化的网页托管和开发工具,练出了调配算力、优化使用体验的真本事;
2024 年的时候,搞起了去中心化的 GPU 市场,现在全球有 4.4 万个提供硬件的设备,8300 多块 GPU、60 多万个 CPU 真在跑,覆盖 176 个地区;
到了2025 年,没发代币呢,一年就赚 1000 万美元,这数很多发币好几年的项目都达不到;
现在已经有 100 多个项目在它上面搭东西,不管是提供 GPU 的,还是做 AI 代理平台的,涉及 AI 和 Web3 不少领域,范围还是挺广的!
三:Spheron的核心有哪些?
现在大家都在说 AI 代理(就是那种能自己琢磨、自己干活的 AI 程序),这东西要想跑起来,得有三样:算力得够强、有数据能用、环境得公开透明没人瞎捣乱。
Spheron 就把这三块都弄好了:
算力方面:现成的 GPU 网络,随时能用;
数据方面:对接了存储和数据合作方,有数据可用;
工具方面:自己搞了像文本转视频的 KlippyAI、不用写代码就能弄 AI 代理的 Skynet 这些东西,开发者拿过来就能用,不用申请什么权限,花钱(人民币或者加密货币都行)就能上线。
四:再来看看代币 $SPON 的情况
代币 $SPON 不是虚的,可以理解为是生态里能用的 “润滑剂”。
7 月 29 号它在 Bitget,Gate、MEXC 这三个平台正式上线,其他地方提前交易的都是假的,这点得留意下
然后它的用处不是拿来炒的,是真能在生态里发挥作用:
付钱:用 $SPON 能买算力、存数据;
质押:提供硬件的节点,押 $SPON 能多拿奖励;
说话:手里有币的人能投票定网络规则,比如价格怎么定、加什么功能;
通缩:收入里拿一部分回购 $SPON,慢慢减少市面上的流通量。
还有个让人放心的点:投资者的币要锁 1 年,团队和顾问的锁 4 年,核心团队的全锁 4 年 —— 说明不是来捞一笔就走的,是想做好项目的!
五:Spheron未来有哪些规划?
未来打算做成什么样?
路线图写得很实在清楚了:
短期:把 AI 业务的年收入从现在的 800 万干到 3000 万,KlippyAI 和 Skynet 各自搞到 200 万收入;
中期:接入 1 万个游戏设备搞边缘计算,给 GPU 提供商搞借贷服务,让整个网络年收入到 1 亿,再拉些 Web2 的应用进来用它的基础设施;
长期:第一年就通过回购减少 5% 的代币量,吸引 50 万开发者进来,搞模型和代理市场。
六:再来随便说一说自己的看法,瞎说几句
加密圈里不少项目就是靠 PPT 忽悠,Spheron 倒是反过来了,先把事做了再发币,这确实不多见,我就感觉挺有意思的。
代币没上的时候,就有一百多个项目在用它,一年能挣上千万,提供硬件的节点在一百七十多个地区都有,这说明它的东西确实能解决点实际问题,比如开发者觉得那些中心化的云服务又贵又不开放,用它可能就顺手些。
AI 和去中心化计算估计是以后的方向,Spheron 现在基本架子有了,生态也在跑,代币设计看着也想往长远走。
不过话说回来,加密市场波动大,要不要掺和还是自己琢磨透,至少先把官方的东西,像白皮书、Dune 上的数据啥的看看明白,研究清楚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SpheronFDN,看它接下来怎么把这个去中心化的计算基础做得更像样点,反正,发币前能证明自己有用的项目,多留意两眼也不亏,要勤快一点,多看看项目详细!
#Spheron # 去中心化计算 #AI基础设施 # Web3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