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p.fun发币:40亿美元估值争议下的募资成功与市场反应

Pump.fun发币背后的真相:谁得利?谁接盘?

近期加密货币市场最受关注的代币发行(TGE)无疑是Pump.fun。这场备受期待的发币事件从6月开始酝酿,在各种质疑和期待声中持续发酵,直到7月12日终于如期而至。尽管市场对其40亿美元估值存在诸多质疑,但从实际数据来看,投资者的热情依然高涨。公募额度在短短12分钟内即告售罄,甚至还有投资者因未能如愿参与而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不满。

就目前而言,Pump.fun交出了一份相对令人满意的答卷。上线后币价稳步上涨,今日更是实现了首次代币回购。然而,这种上涨态势能否持续,仍然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回顾本轮牛市的应用之王,Pump.fun即便不是榜首也位居前列。毫不夸张地说,Pump.fun的出现将MEME代币推向了新的高度。其公平发射理念和简便操作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发行模式的高门槛。仅需3美元就能创建一个代币的诱人前景,即便在MEME热度下降的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从机制来看,Pump.fun没有预售和私募,全程由智能合约定价,甚至设置了毕业机制。当市值达到6.9万美元后,自动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创建流动性池,宛如全自动的上币流程,深受市场欢迎。这也使Pump.fun成为了本轮市场中最强劲的"印钞机"。

自2024年1月上线以来,Pump.fun总发行代币数量达1144万,使用地址超过2200万,累计收入近7.2亿美元。其中单日最高手续费收入达543万美元,单日收入峰值更是高达1588万美元。可以说,本轮MEME市场的红利几乎被Pump.fun独揽,并进一步推动了Solana生态的发展。

Pump.fun发币狂欢的背后:谁在撤退?谁在接盘?

然而,这个以MEME起家的项目突然宣布发币,引发了市场广泛热议。Pump.fun发币传闻始于今年2月,当时有消息称其计划在中心化交易所发币,甚至已准备好完整的发币文件,但后来因为市场流动性问题而搁置。到了6月,发币传闻再度兴起。据报道,Pump.fun计划通过代币销售融资10亿美元,估值达40亿美元。

7月10日,Pump.fun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7月12日22:00启动原生代币PUMP公售。此次计划发售1500亿枚代币,单价为0.004 USDT,占总供应量(1万亿枚)的15%。按40亿美元估值计算,此次融资规模为6亿美元。由于合规原因,英国和美国参与者不得参与此次销售。在PUMP代币经济学设计中,33%用于公开发售,24%用于社区和生态激励,20%分配给团队,2.4%用于生态基金,2%归基金会所有,13%分配给现有投资者,3%用于直播相关,2.6%用于流动性及交易所。

然而,相比此前市场对发币的期待,真正发币时却遭遇了一波唱衰。争议主要集中在40亿美元的估值上。要知道,连稳定币行业领先企业Circle在纽约上市时的估值也仅为70亿美元。一个链上博彩平台却喊出了40亿美元的估值,甚至超过了当前大多数DeFi蓝筹协议,引发市场对其透支流动性的担忧。

更为关键的是,当前市场环境已与往日不同。纵观如今的加密货币市场,除了近期小幅反弹外,大多数小市值代币和MEME币的走势都十分低迷。从交易量可见一斑,根据数据显示,Pump.fun在2025年1月23日达到544万美元的交易量峰值后,基本呈现断崖式下跌趋势。近期日交易量稳定在70万美元以内,较高点下跌87.2%。从代币创建数量来看,单日创建量从7万的峰值降至3万,几乎腰斩。代币"毕业率"更是低得惊人,从2024年的1.6%降至如今的1%以下。这充分说明,MEME市场正在降温,用户热情也在快速消退。

Pump.fun发币狂欢的背后:谁在撤退?谁在接盘?

另一方面,市场在萎缩,竞争对手却在崛起。曾经独步天下的Pump.fun,最近也遇到了压力。以BONK为主体的对手letsbonk.fun发展迅速,多次在代币发射数量上超越Pump.fun,一度登上市占率第一的位置。尽管Pump.fun迅速反击,但两者竞争仍然激烈,不得不承认,Pump.fun的龙头地位受到了威胁。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Pump.fun的40亿美元估值遭遇了严峻质疑。6月发币传闻后,市场一度出现避险情绪,Solana生态中的热门MEME币大幅回调,资金快速流出。有业内人士甚至直言本次ICO更像是退出流动性而非长期发展计划,有研究员更是指出,Pump.fun正在上演一场彻底的"收割行动"。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24年3月,Pump.fun联合创始人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每一次预售都是骗局。而如今,Pump.fun恰恰以预售的形式发售代币,现场上演了一出打脸操作。此次代币发行募集总供应量的33%,其中面向机构的私募轮占比18%,公募轮占比15%,所有代币在上线首日全额解锁。

Pump.fun发币狂欢的背后:谁在撤退?谁在接盘?

从最终结果来看,尽管行业人士普遍不看好,但支持者和机构的热情却十分高涨。公募仅用12分钟就完成了5亿美元额度,包括多家大型交易所都参与其中。数据显示,参与Pump.fun官网预售并完成KYC的钱包地址数为23,959个,成功买入的钱包地址数为10,145个,平均申购额44,209美元。PUMP代币预售的89.7%通过官网完成,各交易所出售总额占比仅10.3%。在官网预售地址中,小额用户是主要群体,有5,758个用户申购1,000美元以内的PUMP,而申购额超过百万美元的地址数为202个,也显示出机构的热情偏好。

Pump.fun发币狂欢的背后:谁在撤退?谁在接盘?

整个过程完美诠释了加密货币市场特有的"口嫌体正直"现象。由于部分交易所公售出现技术问题导致用户难以完成申购,甚至引发了多个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不满。对于Pump的后续表现,社区也产生了较大的争议。一方认为估值过高,聚光灯效应结束后必将迎来崩塌;另一方则认为Pump作为MEME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有完整的收入逻辑与认知基础,不会轻易大跌。

就现阶段而言,后者似乎暂时占据上风。7月15日上线后,Pump虽短暂从0.0065美元跌至0.0042美元,但震荡后开始上扬,现报0.0066美元,相比0.004美元的募资价格上涨55%,全面稀释估值(FDV)也从40亿美元涨至66亿美元,为申购者带来了一定财富效应。

当然,这部分涨幅也有人为因素。根据链上分析,截至今晨8点,Pump.fun在发币后开始用手续费收入回购PUMP。在过去7小时里将187,770枚SOL的手续费收入用于购买PUMP,并转至指定地址存放。目前已使用111,953 SOL(约合183万美元)购进30.4亿枚PUMP,均价在0.006美元。回购可以支撑价格,但也难免让人产生左手倒右手的怀疑。不过,对于持有者而言,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只要能拉升币价,终归是好事。

Pump.fun发币狂欢的背后:谁在撤退?谁在接盘?

回到本文标题的问题,Pump.fun发币,究竟谁是赢家?毋庸置疑,项目方无疑是最大赢家。公募与私募的参与者目前来看也获得了可观收益,短期做多的投资者同样赚得盆满钵满。但这种局面能持续多久,项目方能将币价维持在何种水平,仍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有迹象表明,部分大户已经开始选择落袋为安。据监测,某大户通过5个钱包花费500万枚USDC参与PUMP公开销售,购买了12.5亿枚PUMP,今日以均价0.0067美元全部卖出,获利341.6万美元。

另一方面,回归当前的宏观环境,市场整体向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MEME板块。以太坊叙事强劲,带动主流代币持续上涨,直接推动了以太坊生态中的优质项目爆发。以ENS为例,今日涨幅超过18%,创下今年2月以来新高。从长远来看,尽管当前市场不确定性较强,但可预见的降息周期已经开启,小市值代币市场有望迎来一波小高潮。MEME则可能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优质项目受益于板块轮动而上涨,其余项目则可能因流动性被抽离而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

Pump.fun发币狂欢的背后:谁在撤退?谁在接盘?

若按此路径发展,虽然性质类似口红经济和彩票经济的MEME项目永远会存在,但也难以再在市场上掀起如2024年那般的资金风暴。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市场中,保持清醒头脑、审慎决策将是制胜关键。

PUMP1.9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8
  • 分享
评论
0/400
Probably Nothingvip
· 07-28 11:15
割一波就润
回复0
空投碎梦师vip
· 07-28 08:05
抄底大神都在买 我却只能看戏
回复0
NullWhisperervip
· 07-28 02:26
从技术上讲,这个估值大喊着貔貅盘……老实说,需要进一步审核
查看原文回复0
UnluckyLemurvip
· 07-27 07:46
笑死 站岗的还在纠结40亿估值?
回复0
Permabull Petevip
· 07-25 16:30
又是韭菜收割机?
回复0
MEV迷踪侠vip
· 07-25 16:25
割就完事了
回复0
GateUser-4745f9cevip
· 07-25 16:17
韭菜就位 准备收割
回复0
假如我在链上vip
· 07-25 16:07
又是老套路 十分钟割完韭菜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