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bit Chain遭遇8000万美元攻击事件分析2024年1月1日,一家跨链桥平台遭受了重大安全事件,损失金额高达约8000万美元。根据安全风险监控平台的数据显示,攻击者早在一天前就开始了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并利用初步盗取的ETH为后续大规模攻击提供交易手续费。该跨链桥平台允许用户在不同区块链上使用各种加密资产。目前,项目方已暂停了跨链桥合约的运行,并试图与攻击者进行沟通。## 攻击分析攻击者主要通过直接调用桥接合约的withdraw函数来转移资产。该函数使用签名验证机制来确保提款的合法性。在验证过程中,函数会返回owner签名的数量,并将其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执行交易。合约管理由10个地址共同负责,要求至少70%(即7个)的管理员签署才能批准提款操作。这种多重签名机制本应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但在此次事件中却未能阻止攻击的发生。初步分析表明,攻击者可能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了管理私钥的访问权限,从而绕过了多重签名的安全机制。## 攻击时间线- 2023年12月30日15:39 (UTC):攻击者开始小规模试探性攻击,盗取少量ETH并分发给其他攻击地址作为手续费。- 2023年12月31日21:00 (UTC):多个攻击地址同时对平台上的DAI、WBTC、ETH、USDC和USDT等多种加密资产发起大规模攻击。## 资金流向攻击者通过五笔独立交易将盗取的资产转移到不同的钱包地址:- 3000万美元的Tether- 1000万美元的DAI- 1000万美元的USDC- 231枚wBTC(约合1000万美元)- 9500枚ETH(约合2150万美元)## 安全启示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区块链系统安全设计的重要性:1. 代码安全至关重要。合约开发和审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安全最佳实践,避免常见漏洞。2. 完善的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多重签名、严格的访问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未授权操作的风险。3. 持续的安全监控和快速响应能力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威胁至关重要。4.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测试,及时修复发现的问题。5. 加强私钥管理,采用硬件钱包等更安全的存储方式,避免单点故障。6.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Orbit Chain遭8000万美元攻击 多重签名机制失效
Orbit Chain遭遇8000万美元攻击事件分析
2024年1月1日,一家跨链桥平台遭受了重大安全事件,损失金额高达约8000万美元。根据安全风险监控平台的数据显示,攻击者早在一天前就开始了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并利用初步盗取的ETH为后续大规模攻击提供交易手续费。
该跨链桥平台允许用户在不同区块链上使用各种加密资产。目前,项目方已暂停了跨链桥合约的运行,并试图与攻击者进行沟通。
攻击分析
攻击者主要通过直接调用桥接合约的withdraw函数来转移资产。该函数使用签名验证机制来确保提款的合法性。在验证过程中,函数会返回owner签名的数量,并将其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执行交易。
合约管理由10个地址共同负责,要求至少70%(即7个)的管理员签署才能批准提款操作。这种多重签名机制本应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但在此次事件中却未能阻止攻击的发生。
初步分析表明,攻击者可能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了管理私钥的访问权限,从而绕过了多重签名的安全机制。
攻击时间线
资金流向
攻击者通过五笔独立交易将盗取的资产转移到不同的钱包地址:
安全启示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区块链系统安全设计的重要性:
代码安全至关重要。合约开发和审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安全最佳实践,避免常见漏洞。
完善的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多重签名、严格的访问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未授权操作的风险。
持续的安全监控和快速响应能力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威胁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测试,及时修复发现的问题。
加强私钥管理,采用硬件钱包等更安全的存储方式,避免单点故障。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