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链协议安全性挑战:去中心化与去信任化的重要性

robot
摘要生成中

跨链协议的安全性探讨:以LayerZero为例

在Web3领域,跨链协议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跨链协议造成的损失金额位居各类安全事件之首,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以太坊扩容方案。作为Web3互联互通的关键环节,跨链协议的安全性亟需提升。

某跨链协议采用了一种简化的设计架构:Chain A和Chain B之间的通信由Relayer执行,Oracle负责监督。这种设计避免了传统的第三链共识验证,为用户提供了快速跨链体验。然而,这种架构也存在潜在风险:

  1. 将多节点验证简化为单一Oracle验证,大幅降低了安全系数。
  2. 假设Relayer和Oracle永远独立,这种信任假设难以长期成立,不符合加密货币的去信任化理念。

为什么说LayerZero是伪去中心化跨链协议?

作为一种"超轻"跨链方案,该协议仅负责消息传递,无法对应用安全负责。即使开放Relayer接入,允许多方参与,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增加受信主体数量并不能提高跨链安全性,反而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此类跨链协议难以像Layer1、Layer2那样共享安全性,因此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基础设施。它更像是一个中间件,为应用开发者提供自定义安全策略的能力。然而,这种设计可能导致安全漏洞。例如,如果恶意用户获得配置访问权限,可能通过更改预言机和中继器组件来盗取用户资产。

回顾比特币白皮书,我们可以看到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是加密货币的核心理念。真正的去中心化跨链协议应当避免依赖可信第三方,实现点对点的直接通信。然而,某些跨链协议虽然宣称自己是去中心化和无需信任的,但实际上仍然依赖于预设的特权角色,缺乏有效的欺诈证明或链上验证机制。

为什么说LayerZero是伪去中心化跨链协议?

构建真正去中心化的跨链协议仍然是一个挑战。一些研究者提出使用零知识证明等技术来提升跨链协议的安全性。然而,关键在于协议开发团队是否认识到现有设计的局限性,并愿意进行根本性的改进。

未来的跨链协议发展方向应该是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安全,提高抗攻击能力,并建立内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Web3生态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ZRO-3.6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2
  • 分享
评论
0/400
GateUser-ccc36bc5vip
· 07-27 20:08
去中心化是关键
回复0
链上算命先生vip
· 07-25 04:17
不靠谱的桥层出不穷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