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债为何成为中短期RWA的主要落脚点?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短中期内最可能在规模和用户层面实现爆发的RWA细分品类是国债类。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国债类RWA项目(不含MakerDAO的美债)代币化的国债资产已接近7亿美元,较年初增长约240%。MakerDAO的国债RWA也迅速增至数十亿美元规模。整体来看,国债RWA增速较快。基于这一行业背景,让我们来分析市场上主流的国债RWA项目。## 1. 国债RWA的意义国债RWA与LSD类似,能在链上引入传统金融市场的无风险利率,让稳定币本位投资者可以采用传统配置策略。这带来几个好处:1. 在市场走熊时,稳定币本位投资者仍有相对安全稳定的生息场所。2. 更易推出股债混合型理财产品,促进DeFi资管创新。MakerDAO是典型案例。在熊市和美债收益率大幅提升后,MakerDAO将美债纳入投资范围,2023年后盈利水平大幅改善。其他DeFi项目也可能效仿,通过RWA等多元策略改善项目盈利,尤其在熊市中为稳定运营提供收入来源。## 2. 国债RWA的商业模式目前国债RWA主要有5种业务模式:- 代销模式:不参与底层资产封装和KYC,主要做营销获客和生态拓展。代表项目如TProtocol。- 平台模式:提供上链、销售、KYC等服务,不亲自封装资产。代表项目如Desmo Labs。- 基建模式:提供RWA上链、资产购买管理等服务,不直接接触用户。代表项目如Centrifuge。- 自营模式:自己寻找资产并建立业务架构,实现资产代币化。代表项目如MakerDAO、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等。- 混合模式:上述模式的综合。代表项目如Fortunafi。此外还有纯交易类基础设施如DigiFT,不参与资产筛选上链销售等环节。## 3. 资产端:底层资产与资产端架构### 3.1 底层资产目前主要有三类:1. 美债ETF。优势是操作简单,资产管理交由ETF发行方。2. 美国国债。项目需承担资产管理风险,挑选合适合作方很重要。3. 美债、政府机构债、现金/逆回购组合。需委托专业管理人管理底层资产。### 3.2 费用结构不同底层资产导致费用结构不同:- 美债ETF主要有铸造赎回费用,约0.05%-0.5%。- 其他两类还有0.3%-0.5%管理费和约0.2%交易费。### 3.3 资产业务架构主要有四种架构:1. 信托架构:如MakerDAO。2. 有限合伙SPV架构:如Maple Finance。3. 借贷平台+SPV架构:如TProtocol。4. 基金份额链上化:如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随着行业发展,架构的可扩展性很重要,能否及时封装新资产、接入更多服务商可能是关键。## 4. 用户端:KYC与其他要求项目在三方面有区别:1. 起投金额:部分无限制,部分设10万美元以上门槛。2. KYC要求:无KYC、轻量级KYC和重度KYC三类。3. 地区限制:部分项目限定服务区域。## 5. 收益分配策略与可组合性### 5.1 收益分配策略两种主要策略:1. 直接通过债权关系分配,用户获得大部分国债收益。2. 存款利率模式(如MakerDAO),项目团队可灵活调节。直接分配策略可能更适合国债RWA,提供更清晰的收益预期。### 5.2 可组合性严格KYC项目的代币可组合性受限,无KYC项目则更易实现可组合。项目规模和商务资源也影响可组合性拓展。## 6. 总结中短期内可能胜出的国债RWA项目模式:- 底层资产:国债ETF或谨慎选择直接购买方案- 业务架构:成熟且可扩展- 用户端:无KYC和资金门槛限制- 收益分配:与国债收益率保持一致比例- 可组合性:尽可能拓展使用场景长期来看,轻量级KYC项目可能因监管原因更具优势。
国债RWA项目分析:模式、架构与发展趋势深度解读
国债为何成为中短期RWA的主要落脚点?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短中期内最可能在规模和用户层面实现爆发的RWA细分品类是国债类。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国债类RWA项目(不含MakerDAO的美债)代币化的国债资产已接近7亿美元,较年初增长约240%。MakerDAO的国债RWA也迅速增至数十亿美元规模。整体来看,国债RWA增速较快。
基于这一行业背景,让我们来分析市场上主流的国债RWA项目。
1. 国债RWA的意义
国债RWA与LSD类似,能在链上引入传统金融市场的无风险利率,让稳定币本位投资者可以采用传统配置策略。这带来几个好处:
在市场走熊时,稳定币本位投资者仍有相对安全稳定的生息场所。
更易推出股债混合型理财产品,促进DeFi资管创新。
MakerDAO是典型案例。在熊市和美债收益率大幅提升后,MakerDAO将美债纳入投资范围,2023年后盈利水平大幅改善。其他DeFi项目也可能效仿,通过RWA等多元策略改善项目盈利,尤其在熊市中为稳定运营提供收入来源。
2. 国债RWA的商业模式
目前国债RWA主要有5种业务模式:
代销模式:不参与底层资产封装和KYC,主要做营销获客和生态拓展。代表项目如TProtocol。
平台模式:提供上链、销售、KYC等服务,不亲自封装资产。代表项目如Desmo Labs。
基建模式:提供RWA上链、资产购买管理等服务,不直接接触用户。代表项目如Centrifuge。
自营模式:自己寻找资产并建立业务架构,实现资产代币化。代表项目如MakerDAO、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等。
混合模式:上述模式的综合。代表项目如Fortunafi。
此外还有纯交易类基础设施如DigiFT,不参与资产筛选上链销售等环节。
3. 资产端:底层资产与资产端架构
3.1 底层资产
目前主要有三类:
美债ETF。优势是操作简单,资产管理交由ETF发行方。
美国国债。项目需承担资产管理风险,挑选合适合作方很重要。
美债、政府机构债、现金/逆回购组合。需委托专业管理人管理底层资产。
3.2 费用结构
不同底层资产导致费用结构不同:
美债ETF主要有铸造赎回费用,约0.05%-0.5%。
其他两类还有0.3%-0.5%管理费和约0.2%交易费。
3.3 资产业务架构
主要有四种架构:
信托架构:如MakerDAO。
有限合伙SPV架构:如Maple Finance。
借贷平台+SPV架构:如TProtocol。
基金份额链上化:如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
随着行业发展,架构的可扩展性很重要,能否及时封装新资产、接入更多服务商可能是关键。
4. 用户端:KYC与其他要求
项目在三方面有区别:
起投金额:部分无限制,部分设10万美元以上门槛。
KYC要求:无KYC、轻量级KYC和重度KYC三类。
地区限制:部分项目限定服务区域。
5. 收益分配策略与可组合性
5.1 收益分配策略
两种主要策略:
直接通过债权关系分配,用户获得大部分国债收益。
存款利率模式(如MakerDAO),项目团队可灵活调节。
直接分配策略可能更适合国债RWA,提供更清晰的收益预期。
5.2 可组合性
严格KYC项目的代币可组合性受限,无KYC项目则更易实现可组合。项目规模和商务资源也影响可组合性拓展。
6. 总结
中短期内可能胜出的国债RWA项目模式:
长期来看,轻量级KYC项目可能因监管原因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