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大涨45%逼近历史高点 ETF资金流入助推牛市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货币市场报告:比特币有望创下新高

近期发布的二月市场报告显示,比特币价格在2月上涨了45%,首次突破6万美元大关,距离历史最高点仅差9%。这一显著涨势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新推出的美国上市ETF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以及市场对即将到来的比特币减半事件的预期。

在传统资产表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加密货币市场在2024年2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主要得益于新现货比特币ETF的持续资金流入和一系列积极的基本面发展。然而,目前数字资产估值面临的主要风险可能来自美联储的货币政策:2月通胀数据再次上升,可能导致降息时间推迟到今年晚些时候或更长时间。

从绝对回报率和风险调整后回报率来看,比特币和以太币在2月份均跻身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资产中表现最佳的行列。尽管近年来加密货币与传统市场的相关性有所增强,但主要代币在2月的表现再次凸显了加密资产类别的多元化优势。

灰度2月份报告:比特币今年或将创新高

比特币稳健的回报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新推出的美国上市现货比特币ETF的持续资金流入。从1月11日推出到2月底,这些ETF累计净流入达到74.6亿美元,其中2月单月净流入就高达60亿美元。整个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产品(ETP)在2月的估计净流入总额为62亿美元,创下自2021年10月以来的月度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自现货比特币ETF推出以来,美国上市的黄金ETF出现了净流出,这可能表明投资者正从一种"价值储存"资产转向另一种。

灰度2月份报告:比特币今年或将创新高

从供需角度来看,目前比特币网络每天产生约900个新币,价值约5400万美元(假设每枚币均价6万美元)。到2024年4月比特币减半后,每日新增供应将降至450个比特币,价值约2700万美元。相比之下,2月份美国上市现货比特币ETF的日均净流入达2.08亿美元,远超新增供应速度。这种需求与有限供应之间的不平衡可能推动了估值上涨。

以太坊在2月上涨了47%,表现甚至超过了比特币。市场似乎正在期待3月13日的以太坊网络关键升级。这次升级旨在为Layer 2提供以太坊上的指定存储空间,有望降低其数据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此外,"重新抵押"技术的发展、即将举行的ETH丹佛会议以及ETH ETF获批的前景也为以太坊带来利好。

2月表现最佳的细分市场是公用事业和服务加密货币领域,上涨了53%。该类别包括与人工智能(AI)技术相关的代币,其中一些获得了显著收益。金融加密货币行业也上涨了34%,部分原因是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的治理代币价格大幅上涨。

灰度2月份报告:比特币今年或将创新高

二月估值上涨伴随着交易量增加和各种链上指标上升,尤其是以太坊网络。例如,2月份ETH日均现货交易量达到58亿美元,创下自2021年9月以来的新高。以太坊网络上所有转账的价值也升至2022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比特币ETF资金流入和各项基本面利好因素的支持下,加密货币市场今年表现强劲。然而,上一个加密周期的重要教训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和经济状况等宏观因素可能会显著影响加密资产估值。

如果宏观市场前景保持乐观,行业内的多项利好因素(如比特币减半和以太坊升级)可能会推动代币价格在今年进一步上涨。鉴于比特币目前仅比历史高点低9%,今年晚些时候有望创下新的历史高点。

相反,不利的宏观前景可能会抑制估值增长。2023年第四季度,比特币曾受益于美联储从加息转向降息的政策转变预期。如果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降息,可能会削弱美元,从而支撑包括比特币在内的竞争资产的估值。然而,1月份美国通胀下降趋势似乎出现放缓迹象,市场开始担忧通胀前景可能走高。如果通胀持续高企,美联储可能会考虑将降息推迟到今年晚些时候或2025年。

灰度2月份报告:比特币今年或将创新高

最可能的情况是美国消费者价格通胀将继续下降,最终促使美联储降息。不过,加密货币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即将发布的通胀报告以及美联储3月20日会议上更新的政策利率指引。

总的来说,加密货币市场在2月展现出强劲势头,比特币有望在今年创下新高。然而,投资者仍需警惕宏观经济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密切关注通胀走势和美联储政策动向。

灰度2月份报告:比特币今年或将创新高

BTC2.09%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2
  • 分享
评论
0/400
炒币老母亲vip
· 07-26 02:12
这波暴富 妈不亏
回复0
HashRateHermitvip
· 07-23 11:03
牛市节奏正好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