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稳定币:从香港沙盒试点走向全球化数字支付 在过去一年里,数字稳定币领域发生了几个标志性事件:1. 美国首部全面监管稳定币的法案GENIUS Act于2025年5月通过参议院委员会,立法进程推进。2. 香港立法会于2025年5月正式通过了数字稳定币监管法案。3. 中国前银行高管在2025年5月公开呼吁对稳定币给予更多关注。4. 稳定币发行商Circle在2025年6月成功上市,股价大涨。与此同时,业内普遍认为,美元稳定币是美元霸权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延伸,而港元稳定币则可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尝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京东集团选择在香港发行数字稳定币,成为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积极探索。本文将分析京东发行港元稳定币的背景、进展与技术实现,评估其影响,并探讨稳定币的盈利模式、政策环境及全球趋势。## 1. 当前进展概述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正积极推进港元稳定币的发行试点。2023年12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建立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京东随即启动牌照申请,于2024年7月成功入选香港金管局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目前京东稳定币已进入沙盒测试后期,针对零售和机构用户进行跨境支付、投资交易和日常消费等场景测试。项目获得香港监管认可,京东与香港金管局保持紧密沟通,也与其他地区监管机构合作。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待香港正式颁发牌照后,京东稳定币有望推出市场。整体时间线如下:- 2023年底:香港制定稳定币监管框架- 2024年7月:京东进入沙盒试点 - 2025年5月: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 2025年中:京东稳定币完成多轮测试,发行在即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京东与监管和产业伙伴密切合作。香港金管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等与京东保持沟通,确保项目合规。京东也与渣打银行等探索合作,共同完善稳定币生态。2025年5月30日香港正式实施《稳定币条例》,标志着首批试点机构距离正式持牌更近一步。## 2. 战略意义对京东集团而言,发行数字稳定币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一方面,稳定币可作为京东全球业务的支付基础设施,解决跨境支付结算痛点。京东币链科技CEO刘鹏表示,稳定币兼具货币属性和数字资产技术优势,可弥补传统加密货币波动大的缺陷。京东稳定币面向全球企业和个人,提供高效、低成本、安全的支付方案。通过掌握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兑换的桥梁,京东有望在跨境电商、海外市场收单结算等领域取得主动权。另一方面,稳定币发行能为京东金融科技板块带来资源和利益,如获得用户沉淀资金的利息收益、提升交易数据积累等。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而言,京东在港发行稳定币凸显了香港在数字货币试验中的独特价值。《稳定币条例》的通过和沙盒试点推进,使香港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定货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这对香港意义重大:提升金融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吸引知名企业参与、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掌握话语权。有分析指出,稳定币发展实质上是将美元主导地位延伸到加密领域,谁制定规则谁就能在未来货币体系洗牌中占先机。因此,香港押注稳定币,有望在新一轮金融变革中扮演关键角色。对中国大陆而言,香港稳定币试验具有启示意义。虽然内地对加密货币仍持严格监管态度,但香港的实践表明在合规框架下稳定币可作为支付工具而非投机资产。中信证券研报认为,香港推进稳定币立法,将为实体资产代币化提供稳定交易媒介,促进内地企业在港发行真实世界资产(RWA)项目的落地。同时,稳定币政策落地有望间接助推香港与内地在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供应链金融等接口建设方面的合作。京东刘鹏也透露,团队在积极研究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发行可能,为人民币跨境流通提供新工具。总之,香港稳定币项目作为"前沿试验田",其经验和教训将影响中国大陆数字金融监管与创新的走向。## 3. 技术实现### 3.1 技术架构与底层链选择京东稳定币采用区块链技术架构发行,是基于公有链的数字代币。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京东稳定币将锚定港元,以1:1比例保持价值稳定。这意味着每发行1枚京东稳定币,后台都有等值1元港币的储备资产作为支撑。选择公有链作为底层,是为了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点对点传输、可编程等特性,实现价值的透明流转与快速结算。同时,采用主流公链有助于提高稳定币的兼容性,方便不同钱包、交易平台和应用接入。目前未公布具体所依托的公链名称,但推测可能基于以太坊等成熟链,或京东自研的可监管联盟链架构升级而成,以兼顾性能和合规需求。### 3.2 锚定机制与储备托管作为法币稳定币,京东稳定币采取100%足额储备的锚定机制,即每一单位代币都有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做储备,以确保价格稳定和持有人可按面值赎回。据相关信息,京东稳定币的储备资产由高流动性资产构成,存放于持牌金融机构的独立账户,并通过定期披露报告供外界查询。这意味着储备金可能主要是现金及银行存款、短期国债等低风险资产,存放在经认可的托管银行账户中,与发行主体自有资金隔离存管。此种托管安排可以防止发行方挪用储备,保护持有人权益。香港监管要求稳定币发行人须随时按面值赎回持有人的代币,因此京东稳定币设计了完善的赎回机制:用户可提出赎回申请,发行方承诺在合理时间内以法币等值兑付。同时,系统会通过智能合约或后台系统对发行、回收流程进行记录,确保链上代币数量与储备资产实时对应。### 3.3 跨境支付与智能合约机制京东稳定币的技术实现重点之一是在跨境支付场景中的应用。借助区块链的点对点传输特性,两地资金清算可绕过传统多级中介,实现近乎实时到账,降低跨境汇款的手续费和汇率成本。京东方面透露,测试场景包括跨境贸易支付和零售支付。例如,在跨境电商中,海外消费者可直接使用京东稳定币支付,相比信用卡渠道节省兑换手续费;供应商也可通过稳定币及时回收货款,加速资金周转。此外,京东正在与其港澳线上商城等收单场景对接测试稳定币支付,有望解决以往零售支付中存在的结算慢、手续费高等痛点。智能合约机制方面,稳定币作为区块链代币天然可编程。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将稳定币集成到智能合约中,实现自动化支付和金融创新。例如,在供应链金融中,可编写合约当物流系统确认收货后自动释放稳定币货款给供应商,从而减少人工介入和信用风险。再如,在游戏或数字资产交易中,稳定币可充当结算媒介,通过合约实现即时清算和分润。京东稳定币预计也会支持基本的合规功能,例如黑名单和冻结功能,以满足反洗钱和制裁要求。整体技术方案上,京东稳定币兼顾了开放性与合规性,通过链上链下结合的方式,既发挥了区块链跨境流通、高可用的优势,又在储备托管、信息披露等方面满足了监管要求,为后续大规模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4. 数字稳定币的盈利模式### 4.1 铸币税和利差收入发行稳定币带来的首要盈利来源是铸币税或利差收入。本质上,持币用户将法币兑换为稳定币,相当于发行人获得了一笔免息的资金沉淀。发行人可将这笔储备金投资于低风险的利息资产,从而赚取利息差。以全球稳定币的例子来看,由于近年利率上升,稳定币发行商利润大增。据Circle公司披露,其发行的USDC稳定币在2021年利息收入仅为2800万美元,而2023年预计飙升至21亿美元。这反映出当利率提高时,发行人手握巨额储备可以获得可观利息收益。类似地,Tether公司也报告了惊人的利润——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达到约22亿美元,主要源自持有的美国国债利息收益。对于京东稳定币而言,若发行规模达到数十亿级别,哪怕储备金投放在短期存款、政府债券上年化收益2-5%,每年也有数千万元乃至过亿港元的利息收入。这部分收益扣除运营成本后,即构成稳定币业务的铸币税盈利。当然,根据香港监管要求,储备收益归属如何、需不需要部分回馈用户,尚待监管细则明确。但从国际经验看,大部分稳定币发行人将利差收益作为主要利润点。### 4.2 增值服务与生态效应除了被动的利息收入,稳定币还能带来多种主动盈利模式和战略收益。首先是交易及兑换费用。发行人可对稳定币的发行、赎回或大额转账收取小额手续费。例如某些稳定币赎回收取0.1%-0.2%费用,对大额机构客户征收管理费等,为公司创造收入。其次,跨境结算和支付服务能够衍生增值收益。京东稳定币若大规模用于跨境电商和供应链支付,京东可基于稳定币提供汇兑服务、钱包托管、支付网关等增值业务,向企业客户收取服务费。例如企业将境内人民币兑换成京东稳定币用于支付,京东可在汇率点差上获利。再次,供应链金融领域存在机遇。京东可利用稳定币平台为上下游供应商提供融资、保理等服务。当供应商持有稳定币应收款时,京东金融可能提供贴现或贷款,以稳定币或法币发放,从中赚取利息或费率差。稳定币的透明可追踪特性降低了风控成本,也使这一模式更高效。此外,稳定币带来的生态效应可能是隐性但深远的。例如,它可以提升用户黏性和留存率——消费者和商家因为使用京东稳定币而更多进入京东的生态体系,推动商城交易额增长。又如,京东稳定币可能促进数据沉淀,大量跨境交易数据的收集分析可以反哺京东的风控和营销,间接创造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主流支付巨头的布局印证了稳定币生态效应的重要性。如PayPal推出稳定币PYUSD并为持币用户提供年化3.7%收益激励,意在培养用户习惯,未来通过支付手续费和资金沉淀获利。总的
京东港元稳定币试点接近尾声 全球化数字支付布局渐显
京东稳定币:从香港沙盒试点走向全球化数字支付
在过去一年里,数字稳定币领域发生了几个标志性事件:
美国首部全面监管稳定币的法案GENIUS Act于2025年5月通过参议院委员会,立法进程推进。
香港立法会于2025年5月正式通过了数字稳定币监管法案。
中国前银行高管在2025年5月公开呼吁对稳定币给予更多关注。
稳定币发行商Circle在2025年6月成功上市,股价大涨。
与此同时,业内普遍认为,美元稳定币是美元霸权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延伸,而港元稳定币则可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尝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京东集团选择在香港发行数字稳定币,成为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积极探索。本文将分析京东发行港元稳定币的背景、进展与技术实现,评估其影响,并探讨稳定币的盈利模式、政策环境及全球趋势。
1. 当前进展概述
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正积极推进港元稳定币的发行试点。2023年12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建立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京东随即启动牌照申请,于2024年7月成功入选香港金管局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
目前京东稳定币已进入沙盒测试后期,针对零售和机构用户进行跨境支付、投资交易和日常消费等场景测试。项目获得香港监管认可,京东与香港金管局保持紧密沟通,也与其他地区监管机构合作。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待香港正式颁发牌照后,京东稳定币有望推出市场。整体时间线如下: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京东与监管和产业伙伴密切合作。香港金管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等与京东保持沟通,确保项目合规。京东也与渣打银行等探索合作,共同完善稳定币生态。2025年5月30日香港正式实施《稳定币条例》,标志着首批试点机构距离正式持牌更近一步。
2. 战略意义
对京东集团而言,发行数字稳定币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一方面,稳定币可作为京东全球业务的支付基础设施,解决跨境支付结算痛点。京东币链科技CEO刘鹏表示,稳定币兼具货币属性和数字资产技术优势,可弥补传统加密货币波动大的缺陷。京东稳定币面向全球企业和个人,提供高效、低成本、安全的支付方案。通过掌握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兑换的桥梁,京东有望在跨境电商、海外市场收单结算等领域取得主动权。
另一方面,稳定币发行能为京东金融科技板块带来资源和利益,如获得用户沉淀资金的利息收益、提升交易数据积累等。
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而言,京东在港发行稳定币凸显了香港在数字货币试验中的独特价值。《稳定币条例》的通过和沙盒试点推进,使香港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定货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这对香港意义重大:提升金融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吸引知名企业参与、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掌握话语权。
有分析指出,稳定币发展实质上是将美元主导地位延伸到加密领域,谁制定规则谁就能在未来货币体系洗牌中占先机。因此,香港押注稳定币,有望在新一轮金融变革中扮演关键角色。
对中国大陆而言,香港稳定币试验具有启示意义。虽然内地对加密货币仍持严格监管态度,但香港的实践表明在合规框架下稳定币可作为支付工具而非投机资产。中信证券研报认为,香港推进稳定币立法,将为实体资产代币化提供稳定交易媒介,促进内地企业在港发行真实世界资产(RWA)项目的落地。
同时,稳定币政策落地有望间接助推香港与内地在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供应链金融等接口建设方面的合作。京东刘鹏也透露,团队在积极研究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发行可能,为人民币跨境流通提供新工具。
总之,香港稳定币项目作为"前沿试验田",其经验和教训将影响中国大陆数字金融监管与创新的走向。
3. 技术实现
3.1 技术架构与底层链选择
京东稳定币采用区块链技术架构发行,是基于公有链的数字代币。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京东稳定币将锚定港元,以1:1比例保持价值稳定。这意味着每发行1枚京东稳定币,后台都有等值1元港币的储备资产作为支撑。
选择公有链作为底层,是为了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点对点传输、可编程等特性,实现价值的透明流转与快速结算。同时,采用主流公链有助于提高稳定币的兼容性,方便不同钱包、交易平台和应用接入。
目前未公布具体所依托的公链名称,但推测可能基于以太坊等成熟链,或京东自研的可监管联盟链架构升级而成,以兼顾性能和合规需求。
3.2 锚定机制与储备托管
作为法币稳定币,京东稳定币采取100%足额储备的锚定机制,即每一单位代币都有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做储备,以确保价格稳定和持有人可按面值赎回。
据相关信息,京东稳定币的储备资产由高流动性资产构成,存放于持牌金融机构的独立账户,并通过定期披露报告供外界查询。这意味着储备金可能主要是现金及银行存款、短期国债等低风险资产,存放在经认可的托管银行账户中,与发行主体自有资金隔离存管。此种托管安排可以防止发行方挪用储备,保护持有人权益。
香港监管要求稳定币发行人须随时按面值赎回持有人的代币,因此京东稳定币设计了完善的赎回机制:用户可提出赎回申请,发行方承诺在合理时间内以法币等值兑付。同时,系统会通过智能合约或后台系统对发行、回收流程进行记录,确保链上代币数量与储备资产实时对应。
3.3 跨境支付与智能合约机制
京东稳定币的技术实现重点之一是在跨境支付场景中的应用。
借助区块链的点对点传输特性,两地资金清算可绕过传统多级中介,实现近乎实时到账,降低跨境汇款的手续费和汇率成本。京东方面透露,测试场景包括跨境贸易支付和零售支付。例如,在跨境电商中,海外消费者可直接使用京东稳定币支付,相比信用卡渠道节省兑换手续费;供应商也可通过稳定币及时回收货款,加速资金周转。
此外,京东正在与其港澳线上商城等收单场景对接测试稳定币支付,有望解决以往零售支付中存在的结算慢、手续费高等痛点。
智能合约机制方面,稳定币作为区块链代币天然可编程。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将稳定币集成到智能合约中,实现自动化支付和金融创新。例如,在供应链金融中,可编写合约当物流系统确认收货后自动释放稳定币货款给供应商,从而减少人工介入和信用风险。再如,在游戏或数字资产交易中,稳定币可充当结算媒介,通过合约实现即时清算和分润。
京东稳定币预计也会支持基本的合规功能,例如黑名单和冻结功能,以满足反洗钱和制裁要求。
整体技术方案上,京东稳定币兼顾了开放性与合规性,通过链上链下结合的方式,既发挥了区块链跨境流通、高可用的优势,又在储备托管、信息披露等方面满足了监管要求,为后续大规模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4. 数字稳定币的盈利模式
4.1 铸币税和利差收入
发行稳定币带来的首要盈利来源是铸币税或利差收入。
本质上,持币用户将法币兑换为稳定币,相当于发行人获得了一笔免息的资金沉淀。发行人可将这笔储备金投资于低风险的利息资产,从而赚取利息差。
以全球稳定币的例子来看,由于近年利率上升,稳定币发行商利润大增。据Circle公司披露,其发行的USDC稳定币在2021年利息收入仅为2800万美元,而2023年预计飙升至21亿美元。这反映出当利率提高时,发行人手握巨额储备可以获得可观利息收益。类似地,Tether公司也报告了惊人的利润——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达到约22亿美元,主要源自持有的美国国债利息收益。
对于京东稳定币而言,若发行规模达到数十亿级别,哪怕储备金投放在短期存款、政府债券上年化收益2-5%,每年也有数千万元乃至过亿港元的利息收入。这部分收益扣除运营成本后,即构成稳定币业务的铸币税盈利。
当然,根据香港监管要求,储备收益归属如何、需不需要部分回馈用户,尚待监管细则明确。但从国际经验看,大部分稳定币发行人将利差收益作为主要利润点。
4.2 增值服务与生态效应
除了被动的利息收入,稳定币还能带来多种主动盈利模式和战略收益。
首先是交易及兑换费用。发行人可对稳定币的发行、赎回或大额转账收取小额手续费。例如某些稳定币赎回收取0.1%-0.2%费用,对大额机构客户征收管理费等,为公司创造收入。
其次,跨境结算和支付服务能够衍生增值收益。京东稳定币若大规模用于跨境电商和供应链支付,京东可基于稳定币提供汇兑服务、钱包托管、支付网关等增值业务,向企业客户收取服务费。例如企业将境内人民币兑换成京东稳定币用于支付,京东可在汇率点差上获利。
再次,供应链金融领域存在机遇。京东可利用稳定币平台为上下游供应商提供融资、保理等服务。当供应商持有稳定币应收款时,京东金融可能提供贴现或贷款,以稳定币或法币发放,从中赚取利息或费率差。稳定币的透明可追踪特性降低了风控成本,也使这一模式更高效。
此外,稳定币带来的生态效应可能是隐性但深远的。例如,它可以提升用户黏性和留存率——消费者和商家因为使用京东稳定币而更多进入京东的生态体系,推动商城交易额增长。又如,京东稳定币可能促进数据沉淀,大量跨境交易数据的收集分析可以反哺京东的风控和营销,间接创造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主流支付巨头的布局印证了稳定币生态效应的重要性。如PayPal推出稳定币PYUSD并为持币用户提供年化3.7%收益激励,意在培养用户习惯,未来通过支付手续费和资金沉淀获利。
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