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嘴擼”這件事上,有幾種人的表現特別典型:
① 想賺錢但顧慮形象的人
他們看到別人嘴擼項目賺錢拿獎勵,心動了,但又怕別人說自己“低質”“蹭熱度”“整天發文刷屏”,怕被貼標籤、怕號毀了、怕掉價,於是遲遲不敢動手。
結果呢?錢沒擼到,X號也沒起色,左右爲難、機會錯過,連“試錯”的資格都浪費了。
② 想賺錢也不在乎看法的人
他們目標清晰:就是來擼獎勵、就是奔着錢來。
不裝,不猶豫,不演道德劇。
別人還在糾結要不要發第一篇,他們已經擼到第十篇,收益到帳,榜單上名,帳號順帶起飛。嘴擼對他們來說不是“身分判斷”,而是“賺錢工具”。
③ 發文批評嘴擼的人:表面講道德,實則焦慮爆棚
他們可能真不擼,也可能是擼了沒效果、內容沒起色,可當看到別人靠嘴擼賺到錢、快速起號、頻頻上榜,就開始失衡了。
於是寫文批評嘴擼“污染環境”“誤導用戶”,仿佛在守護平台“純淨度”。
但本質上,罵的是別人,痛的是自己。
④ 嘴最狠、擼最多的人:雙標之王
這類人嘴上高舉道德大旗,批評嘴擼內容低質、全靠AI堆字,結果背地裏擼得比誰都猛,圖文齊飛,榜單常駐。
他們想一邊立人設,一邊喫紅利,想靠“克制”獲得尊重,又靠“嘴擼”賺第一桶金。這種才是最諷刺的玩家,人設、利益,兩頭不放。
補一句關鍵背景:
爲什麼嘴擼成了主流?
因爲平台要熱度、項目要傳播、用戶要收益。
嘴擼,剛好踩中這三方利益焦點。它不是內容墮落的象徵,而是一次“信息套
查看原文① 想賺錢但顧慮形象的人
他們看到別人嘴擼項目賺錢拿獎勵,心動了,但又怕別人說自己“低質”“蹭熱度”“整天發文刷屏”,怕被貼標籤、怕號毀了、怕掉價,於是遲遲不敢動手。
結果呢?錢沒擼到,X號也沒起色,左右爲難、機會錯過,連“試錯”的資格都浪費了。
② 想賺錢也不在乎看法的人
他們目標清晰:就是來擼獎勵、就是奔着錢來。
不裝,不猶豫,不演道德劇。
別人還在糾結要不要發第一篇,他們已經擼到第十篇,收益到帳,榜單上名,帳號順帶起飛。嘴擼對他們來說不是“身分判斷”,而是“賺錢工具”。
③ 發文批評嘴擼的人:表面講道德,實則焦慮爆棚
他們可能真不擼,也可能是擼了沒效果、內容沒起色,可當看到別人靠嘴擼賺到錢、快速起號、頻頻上榜,就開始失衡了。
於是寫文批評嘴擼“污染環境”“誤導用戶”,仿佛在守護平台“純淨度”。
但本質上,罵的是別人,痛的是自己。
④ 嘴最狠、擼最多的人:雙標之王
這類人嘴上高舉道德大旗,批評嘴擼內容低質、全靠AI堆字,結果背地裏擼得比誰都猛,圖文齊飛,榜單常駐。
他們想一邊立人設,一邊喫紅利,想靠“克制”獲得尊重,又靠“嘴擼”賺第一桶金。這種才是最諷刺的玩家,人設、利益,兩頭不放。
補一句關鍵背景:
爲什麼嘴擼成了主流?
因爲平台要熱度、項目要傳播、用戶要收益。
嘴擼,剛好踩中這三方利益焦點。它不是內容墮落的象徵,而是一次“信息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