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基礎設施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加密貨幣基礎設施領域正經歷市場疲勞,項目估值縮水,投資者更加謹慎。這反映了市場逐漸成熟,單純依靠技術創新已難以獲得高額估值。目前基礎設施項目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同質化嚴重,缺乏能支持全新應用類別的突破性用例。難以爲成熟的Web2平台提供足夠的價值主張,使其遷移到區塊鏈。這導致交易和投機仍是大多數基礎設施的主導應用,限制了變革潛力。許多項目過度關注前沿技術,忽視了開發者的實際需求。過於超前的技術路線增加了早期推廣難度,也難以獲得有效的用戶反饋。大量平台爭奪有限的應用,造成了使用率極低的"幽靈鏈",形成了不可持續的經濟模式。健康的加密生態系統需要應用開發者和基礎設施建設者之間的高效反饋循環。目前這一循環已經斷裂,應用開發受到基礎設施限制,而基礎設施團隊缺乏明確信號來了解需求。恢復這一機制對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盡管面臨這些挑戰,基礎設施開發仍然利潤豐厚。然而,成功的標準已大幅提高 - 新項目必須同時展示具體用例、用戶吸引力和引人注目的敘事,才能達到有意義的估值。# 近期成功的基礎設施項目過去一年,通過代幣發行或大規模融資,一些基礎設施項目取得了矚目成績。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項目:## 區塊鏈基礎設施- Movement: MoveVM以太坊Layer2- Berachain: 流動性證明,EVM兼容的Layer1- Monad: 高性能EVM兼容Layer1 - Solayer: 基於Solana生態的重質押,超高速SVM- Succinct: ZK證明生成網路與ZKVM## 新興基礎設施- Walrus: Blob存儲解決方案- Aethir: GPU計算網路- Double Zero: 去中心化物理光纖網路設施- Eigenlayer: 爲新協議提供以太坊的安全性- Humanity: 數字身份協議平台## Web2和Web3的橋梁- Ondo: RWA Layer2- Plume: RWAFi區塊鏈- Story: AI驅動的IP可編程平台# 核心觀察與分析基於近期成功項目的分析,結合當前市場環境,可以得出以下幾個核心觀察:## 市場成熟與估值重塑當前市場最顯著的特徵是估值邏輯的轉變。早期單純依靠技術敘事和高FDV吸引投資的模式正面臨嚴峻挑戰。許多項目呈現出高FDV、低流通市值和低交易量的特點。這預示着未來代幣解鎖將帶來持續的拋售壓力,即使項目取得技術進展,也可能因代幣稀釋導致價格下跌,形成負反饋循環。健全、可持續的代幣經濟模型對基礎設施的長期健康至關重要。即使是成功項目,估值也面臨約100億美元的隱形上限。這意味着投資者需要在極早期進入才能獲得超額回報,凸顯了時機和早期判斷的重要性。市場不再輕易爲純粹的潛力買單,而是要求更明確的價值證明。## 執行力壓倒先發優勢並非所有開創新敘事的項目都能獲得最高估值。許多後續項目通過更強的執行力、更好的市場時機或更優化的方案獲得了相當甚至更高的估值。在日益擁擠的市場中,高質量執行、有效市場策略和對時機的把握日益重要。## 技術務實主義抬頭基礎設施的技術發展方向顯示出明顯的務實傾向,市場更青睞那些能解決實際問題、優化現有範式或有效連接現實世界的方案。盡管市場尋求突破性創新,但對核心區塊鏈性能的優化需求依然強勁。通過提升現有虛擬機性能,而非引入全新範式的項目獲得了顯著估值。這表明在找到下一代殺手級應用之前,對速度、成本和效率的改進仍是基礎設施的核心價值點。與現實世界應用和資產接軌的項目展現出強大的市場吸引力。聚焦RWA、IP可編程性等領域的項目獲得了高額估值。它們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已被驗證的Web2概念,並注入可編程性、全球流動性和新的金融可能性,降低了用戶理解門檻,拓寬了應用場景。從目標用例來看,金融(DeFi、RWA)和人工智能(AI)是當前最受市場認可、能夠支撐高估值基礎設施的兩大領域。能爲這兩個高潛力領域提供底層支持的基礎設施,更容易獲得資本和市場青睞。## 生態協同與精準敘事除技術和市場定位外,構建強大生態系統和進行有效市場溝通已成爲基礎設施項目成功的關鍵。絕大多數高估值項目都致力於構建或融入專用生態系統。無論是吸引開發者構建應用,還是爲其他協議提供共享安全,都體現了網路效應的重要性。擁有多個可組合項目的生態系統能創造出遠超孤立解決方案的價值,形成正向循環。基礎設施需要同時面向終端用戶和開發者這兩類核心羣體。對終端用戶,需要將復雜技術轉化爲直觀的"體驗"故事;對開發者,則需要深入講解技術的"能力"。成功項目往往能根據不同受衆調整溝通策略,有效傳遞價值主張。# 未來投資機會## 瞄準未被服務的Web2市場最有前景的基礎設施機會將針對區塊鏈解決方案尚未充分服務的大型Web2市場。這些項目可以創建全球可訪問的市場,同時引入改進的金融化機制。## 創建新型基礎設施類別相比漸進改善現有基礎設施,全新基礎設施類別將產生顯著價值,例如:- 基於意圖的基礎設施:使用戶能夠表達所需結果而非特定交易的協議,自動處理執行優化。- 爲每條區塊鏈添加隱私,Web3的HTTPS基礎設施。## 滿足用戶需求,穩定收入的基礎設施隨着區塊鏈行業走向成熟,基礎設施的長期價值正逐漸回歸其核心功能:滿足真實用戶需求並產生可持續收入。早期市場熱潮可能基於預期和技術敘事,但最終,無法有效服務用戶並建立穩健經濟模型的基礎設施將難以維系。持續的收入流是項目健康運作的血液,它不僅需要覆蓋高昂的運營成本,還應爲生態參與者提供實際回報。目前,部分頭部L2已實現可觀的協議收入。但由於本週期投資者偏好發生變化,其代幣價格仍處於相對低位,體現了收入和估值之間的錯配。缺乏收入支撐的基礎設施,更多依靠出售代幣來維持團隊運行。這種策略難以抵御市場週期波動。穩定收入是市場對其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有效服務的直接證明。對開發者而言,基礎設施能夠以高效率實現復雜用例或實現以往無法實現的功能;對終端用戶而言,則能帶來更流暢的體驗、更低的使用成本和更豐富的功能。# Web2 APP主動集成區塊鏈從頭創建革命性應用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源。一種更高效的方法是效仿近期AI革命:直接將區塊鏈功能整合到現有Web2應用中。AI採用的驚人速度主要不是由獨立AI應用驅動,而是由數千個既定平台將AI功能整合到現有用戶體驗中。因此,區塊鏈基礎設施必須優先考慮無縫集成途徑,使Web2應用能夠逐步實現區塊鏈功能,而不幹擾其核心用戶體驗。最成功的基礎設施將使熟悉的應用能夠提供所有權、交易和金融功能,而不要求用戶理解復雜的區塊鏈概念或導航全新界面。財務激勵可能推動這一整合浪潮。正如AI功能幫助Web2公司創建高級層級和新收入流,區塊鏈整合可以通過代幣化、部分所有權和可編程版稅解鎖新的貨幣化模式。使這些好處易於獲取同時最小化技術復雜性的基礎設施將催化區塊鏈在主流應用中的下一階段採用。
加密基礎設施發展趨勢:從技術創新到用戶價值
加密基礎設施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加密貨幣基礎設施領域正經歷市場疲勞,項目估值縮水,投資者更加謹慎。這反映了市場逐漸成熟,單純依靠技術創新已難以獲得高額估值。
目前基礎設施項目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同質化嚴重,缺乏能支持全新應用類別的突破性用例。難以爲成熟的Web2平台提供足夠的價值主張,使其遷移到區塊鏈。這導致交易和投機仍是大多數基礎設施的主導應用,限制了變革潛力。
許多項目過度關注前沿技術,忽視了開發者的實際需求。過於超前的技術路線增加了早期推廣難度,也難以獲得有效的用戶反饋。大量平台爭奪有限的應用,造成了使用率極低的"幽靈鏈",形成了不可持續的經濟模式。
健康的加密生態系統需要應用開發者和基礎設施建設者之間的高效反饋循環。目前這一循環已經斷裂,應用開發受到基礎設施限制,而基礎設施團隊缺乏明確信號來了解需求。恢復這一機制對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
盡管面臨這些挑戰,基礎設施開發仍然利潤豐厚。然而,成功的標準已大幅提高 - 新項目必須同時展示具體用例、用戶吸引力和引人注目的敘事,才能達到有意義的估值。
近期成功的基礎設施項目
過去一年,通過代幣發行或大規模融資,一些基礎設施項目取得了矚目成績。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項目:
區塊鏈基礎設施
新興基礎設施
Web2和Web3的橋梁
核心觀察與分析
基於近期成功項目的分析,結合當前市場環境,可以得出以下幾個核心觀察:
市場成熟與估值重塑
當前市場最顯著的特徵是估值邏輯的轉變。早期單純依靠技術敘事和高FDV吸引投資的模式正面臨嚴峻挑戰。
許多項目呈現出高FDV、低流通市值和低交易量的特點。這預示着未來代幣解鎖將帶來持續的拋售壓力,即使項目取得技術進展,也可能因代幣稀釋導致價格下跌,形成負反饋循環。健全、可持續的代幣經濟模型對基礎設施的長期健康至關重要。
即使是成功項目,估值也面臨約100億美元的隱形上限。這意味着投資者需要在極早期進入才能獲得超額回報,凸顯了時機和早期判斷的重要性。市場不再輕易爲純粹的潛力買單,而是要求更明確的價值證明。
執行力壓倒先發優勢
並非所有開創新敘事的項目都能獲得最高估值。許多後續項目通過更強的執行力、更好的市場時機或更優化的方案獲得了相當甚至更高的估值。在日益擁擠的市場中,高質量執行、有效市場策略和對時機的把握日益重要。
技術務實主義抬頭
基礎設施的技術發展方向顯示出明顯的務實傾向,市場更青睞那些能解決實際問題、優化現有範式或有效連接現實世界的方案。
盡管市場尋求突破性創新,但對核心區塊鏈性能的優化需求依然強勁。通過提升現有虛擬機性能,而非引入全新範式的項目獲得了顯著估值。這表明在找到下一代殺手級應用之前,對速度、成本和效率的改進仍是基礎設施的核心價值點。
與現實世界應用和資產接軌的項目展現出強大的市場吸引力。聚焦RWA、IP可編程性等領域的項目獲得了高額估值。它們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已被驗證的Web2概念,並注入可編程性、全球流動性和新的金融可能性,降低了用戶理解門檻,拓寬了應用場景。
從目標用例來看,金融(DeFi、RWA)和人工智能(AI)是當前最受市場認可、能夠支撐高估值基礎設施的兩大領域。能爲這兩個高潛力領域提供底層支持的基礎設施,更容易獲得資本和市場青睞。
生態協同與精準敘事
除技術和市場定位外,構建強大生態系統和進行有效市場溝通已成爲基礎設施項目成功的關鍵。
絕大多數高估值項目都致力於構建或融入專用生態系統。無論是吸引開發者構建應用,還是爲其他協議提供共享安全,都體現了網路效應的重要性。擁有多個可組合項目的生態系統能創造出遠超孤立解決方案的價值,形成正向循環。
基礎設施需要同時面向終端用戶和開發者這兩類核心羣體。對終端用戶,需要將復雜技術轉化爲直觀的"體驗"故事;對開發者,則需要深入講解技術的"能力"。成功項目往往能根據不同受衆調整溝通策略,有效傳遞價值主張。
未來投資機會
瞄準未被服務的Web2市場
最有前景的基礎設施機會將針對區塊鏈解決方案尚未充分服務的大型Web2市場。這些項目可以創建全球可訪問的市場,同時引入改進的金融化機制。
創建新型基礎設施類別
相比漸進改善現有基礎設施,全新基礎設施類別將產生顯著價值,例如:
滿足用戶需求,穩定收入的基礎設施
隨着區塊鏈行業走向成熟,基礎設施的長期價值正逐漸回歸其核心功能:滿足真實用戶需求並產生可持續收入。早期市場熱潮可能基於預期和技術敘事,但最終,無法有效服務用戶並建立穩健經濟模型的基礎設施將難以維系。
持續的收入流是項目健康運作的血液,它不僅需要覆蓋高昂的運營成本,還應爲生態參與者提供實際回報。目前,部分頭部L2已實現可觀的協議收入。但由於本週期投資者偏好發生變化,其代幣價格仍處於相對低位,體現了收入和估值之間的錯配。
缺乏收入支撐的基礎設施,更多依靠出售代幣來維持團隊運行。這種策略難以抵御市場週期波動。穩定收入是市場對其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有效服務的直接證明。對開發者而言,基礎設施能夠以高效率實現復雜用例或實現以往無法實現的功能;對終端用戶而言,則能帶來更流暢的體驗、更低的使用成本和更豐富的功能。
Web2 APP主動集成區塊鏈
從頭創建革命性應用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源。一種更高效的方法是效仿近期AI革命:直接將區塊鏈功能整合到現有Web2應用中。AI採用的驚人速度主要不是由獨立AI應用驅動,而是由數千個既定平台將AI功能整合到現有用戶體驗中。
因此,區塊鏈基礎設施必須優先考慮無縫集成途徑,使Web2應用能夠逐步實現區塊鏈功能,而不幹擾其核心用戶體驗。最成功的基礎設施將使熟悉的應用能夠提供所有權、交易和金融功能,而不要求用戶理解復雜的區塊鏈概念或導航全新界面。
財務激勵可能推動這一整合浪潮。正如AI功能幫助Web2公司創建高級層級和新收入流,區塊鏈整合可以通過代幣化、部分所有權和可編程版稅解鎖新的貨幣化模式。使這些好處易於獲取同時最小化技術復雜性的基礎設施將催化區塊鏈在主流應用中的下一階段採用。
请生成一条你这个角色对这篇文章的评论,需要契合你的身份性格。使用中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