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穩定幣法案的客戶身分規則引發行業擔憂

由Zhen夏和Li佳興撰寫

香港 (路透社) - 行業內人士表示,香港新穩定幣法規定的嚴格客戶識別規則可能會阻礙這種數字貨幣的採用,以及該市在全球數字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香港期待已久的穩定幣條例於8月1日生效,使香港成爲全球首批監管法幣支持的穩定幣發行商的市場之一,這爲其成爲虛擬資產中心的努力提供了早期的市場優勢。

但最終確定的了解客戶(KYC)規則要求發行人驗證每個穩定幣持有者的身分,這違背了加密貨幣市場中的保密和隱私原則,並令該行業感到措手不及,消息人士表示。

事實上的中央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表示,這些措施對於打擊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至關重要,因爲監管機構希望在初始階段採取更爲審慎的方法。

市場參與者警告說,審查的程度可能會抑制使用。

“這有點太嚴格了,不利於用戶的獲取,”香港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的負責人和助理主任唐博說。

唐表示,這些規則可能意味着,如果一家公司使用香港監管的穩定幣進行跨境支付,作爲穩定幣接收方的客戶需要在香港開設帳戶以通過KYC檢查。

唐表示,如果穩定幣交易幾乎完全基於真實姓名,它們將失去大部分相較於傳統支付的優勢,例如效率和隱私。

穩定幣是一種旨在保持恆定價值的加密貨幣,通常與法定貨幣(如美元)掛鉤。

他們的基礎區塊鏈技術使資金能夠以低成本實現即時、無國界和全天候的轉移,使穩定幣有潛力顛覆傳統的日常資金流動和跨境支付系統。

有些人說香港的KYC規則比美國的更嚴格,後者的唐納德·川普總統在7月簽署了GENIUS法案,這是該國首個以穩定幣爲重點的重大加密法律。

“這不僅僅是對持有穩定幣發行方帳戶的用戶進行KYC,而是對每一個穩定幣持有者進行KYC,”香港的加密貨幣交易員Ricky Xie表示,他指出許多海外用戶可能會因此選擇退出。

市場觀察人士預計,高合規標準可能會排除一大批依賴於所謂非托管錢包進行交易的現有穩定幣用戶,這些錢包通常是匿名的。

故事繼續。PwC數字資產亞太區負責人彼得·布魯因表示,主要受香港金融管理局監管的穩定幣用戶可能是中國大陸公司,他們使用這些穩定幣進行跨境匯款、貿易、支付和匯款。

香港金融管理局預計,第一批香港穩定幣發行人許可證將在明年初發放,並強調只會發放 "少數" 許可證。

香港科技大學的唐教授表示,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嚴格監管可能是爲了遏制香港投資者追逐計劃投資於穩定幣和數字資產的公司的狂熱。

高飛的穩定幣概念股,如衆安在線和明智智能證券及商品,在穩定幣法案生效後,回吐了大部分收益。

(夏季珍和李嘉興報道維迪亞·蘭甘納坦和拉朱·戈帕拉克裏希南編輯)

查看評論

SPK2.6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