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Fi:區塊鏈支付新領域 合規與創新並行

robot
摘要生成中

PayFi:區塊鏈支付的新篇章

近期,SmartCon大會在香港召開,一位Web3領軍人物將就合規穩定幣的全球支付新網路發表演講。這引發了業界對Web3支付行業的廣泛關注,也暗示着Web3支付可能即將迎來爆發性增長。

PayFi作爲新興領域,前景廣闊但挑戰重重。合規和風險管理是PayFi項目長遠發展的關鍵。從長遠來看,監管合規正在良性發展,合規之路逐步提速。對PayFi項目而言,除了創新玩法和強化風險管理,選擇具有合規牌照的合作夥伴至關重要。無論是穩定幣還是交易平台,一旦形成合力,將爲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PayFi:新概念,舊問題

資金周轉效率是貨幣時間價值的核心

PayFi(Payment Finance)即支付金融,是Web3領域獨有的概念,最早由Solana基金會主席提出,定義爲圍繞貨幣時間價值構建的新型金融市場。

貨幣時間價值意味着貨幣在不同時間段具有不同的價值。簡單來說,就是用今天的1美元進行投資、理財、借貸等,在未來某個時刻賺到更多的錢。賺取的收益直接取決於這1美元的周轉效率、成本以及每次周轉的收益。

那麼,爲什麼需要Web3來進行支付改造?主要是因爲Web2中貨幣時間價值被大大削弱,既有成本增長,也有收益降低,同時便捷獲取服務的程度不高。

PayFi通過區塊鏈技術,基於支付結算場景,圍繞資本週轉效率、成本及收益爲目的構建創新金融市場。值得注意的是,PayFi主要聚焦支付及結算,而非金融交易,其對時間價值的主要提升在於更短的資金結算時間以及更快的周轉效率。

RWA需求或非剛性,PayFi更爲緊迫

Web3行業一直有一個公認且經久不衰的主流敘事,即大規模採用(Mass Adoption)。RWA賽道正是誕生在這一敘事之下的重點方向,而PayFi從更廣義的角度則隸屬於RWA賽道,因爲從最核心的基礎而言,都是區塊鏈世界與真實物理世界的交互,只是交互方式有所不同。

RWA聚焦的是現實資產在鏈上的交易,爲現實資產提供更高的流動性;PayFi則聚焦的是現實資產之間交易的快捷以及未被滿足的金融需求通過區塊鏈得以實現。

RWA的需求未必是剛性,它某種程度是給區塊鏈世界提供了更多的收益/資金來源;PayFi的需求是完全剛性需求,它在某種程度上,更多是給現實世界提供了更多的收益/資金來源。

區塊鏈發展瓶頸呼喚真實場景的新敘事

從區塊鏈世界看,敘事枯竭是當前不爭的事實,流動性分割的現象幾乎是越演越烈。從真實世界看,在日益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國際支付結算體系面臨效率低下和中立性質疑等問題。

雖然很難說區塊鏈能夠完美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但它至少是目前最有可能的路徑之一。無論Web2巨頭還是Web3頂流,都不願錯過對這個賽道的押注。對於巨額資本而言,他們更注重長遠的增量空間,這也是RWA和PayFi能吸引大資金的核心原因。

PayFi生態初具雛形,合規是合作基礎

PayFi需要整合多重力量。首要因素是必須要在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和加密友好的城市進行運營。其次,目前的主要合作方仍然聚焦在能夠提供全套出入金、流動性提供、去中心化基礎設施合規服務方案的大型持牌機構。

以香港爲例,具有一定資金實力、能提供合規監管框架的實體公司並不多,只有少數監管持牌機構。某大型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作爲香港最大持牌交易所,已躋身全球TOP10,是PayFi項目最佳的合作對象。與這類合規機構合作有利於項目快速搭建以及擴大知名度,降低運營成本。

賽道雛形已現,未來值得期待

PayFi概念提出不到三個月,已成爲行業內炙手可熱且備受關注的新概念和新敘事,其背後集結了業內頂級風投、合規交易所以及公鏈基金等。在今年的Token2049中,PayFi Summit活動展示了12個PayFi賽道的項目以及相應的底層模塊化Stack技術堆棧,意圖進一步降低項目開發門檻。

從合規角度,目前支付業務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監管框架,如香港的TCSP、MSO;新加坡的DPT和迪拜的VARA牌照等都是項目進入支付賽道必須要考量的監管框架。

總的來看,賽道當前的規模、熱度尚稱不上主流;但在行業新敘事乏力的背景下,行業給予的高度關注也間接證明對這一方向的認可,至少在當前的影響力下,賽道雛形已然成形,未來仍然值得期待。

PayFi的三大挑戰

展望未來,PayFi發展面臨以下主要挑戰:

  1. 整個鏈條的合規化管理。從風險視角,鏈上合規風險如果蔓延至鏈下,則對項目會形成致命打擊。採用合規穩定幣只是第一步;長遠來看,當前的穩定幣均掛鉤美元,在大規模推廣過程中,可能面臨跨國外匯管制風險。此外,出入金環節、流動性提供環節的合規都對項目成敗起到決定性作用。

  2. 技術和安全風險以及信用風險的管理難度增大。PayFi的業務形態決定了,其技術風險不僅存在於鏈上的黑客攻擊,更存在於線下的履約見證等風險。此外無論是基於應收帳款或者是貿易,需要大量線上線下的數據交叉驗證,這對信用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 用戶的進入門檻仍然較高。目前考慮到監管合規因素,用戶的KYC以及投資門檻不太適合廣大散戶參與,較適合機構/高淨值人羣參與。但從業務邏輯上說,機構業務更容易開展,模式相對簡單。如果後續要大規模推廣,用戶門檻仍然是壁壘之一。

建議與前景:立足合規,多方合作,創新玩法

從PayFi的發展來看,當前還處在單向的融資方案解決階段。未來可以發展成爲支付融資一體化的業務,或者說是PayFi+DeFi+RWA的綜合形態,一方面擴大資金來源,同時提高鏈上DeFi或交易所理財產品的收益來源;另一方面也爲線下資產龐大的金融周轉需求尋找突破方案。

可以考慮與DeFi協議、合規交易所合作,充分整合區塊鏈世界的流動性,設計更多風險屬性、期限的產品,實現支付融資一體。例如,用戶通過LP獲取的收益作爲抵押,可以即時獲得PayFi平台的信用墊款,直接用於支付線下消費。

對於中心化合規交易所和DeFi協議而言,這提供了用戶資金留存的有效抓手。一個可能的場景是:用戶通過某交易所出入金,在投資BTC收益後,可以用BTC或者USDC等合規穩定幣投入交易所的理財產品,該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爲PayFi的融資項目,以賺取穩定收益,該收益也可以直接通過PayFi進行線下支付。

據不完全統計,整個支付領域,僅信用卡、貿易融資、跨境支付等加總就有超過40萬億美元的市場,而當前PayFi僅僅在傳統金融被忽視的長尾市場進行了拓展。結合日益合規化的區塊鏈世界,僅以PayFi而論,這個規模粗略估計也超過萬億規模。

在可預見的未來,如果在打通出入金障礙、線上線下融合加深、合規提速的背景下,由Web2世界通向Web3世界的高速公路或將被真正意義上貫通,PayFi也可能成爲Web3真正走向大規模採用的關鍵轉折點。

RWA1.8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数据酸菜鱼vip
· 08-05 19:01
没有合规盘不活啊!!
回復0
OneBlockAtATimevip
· 08-05 18:52
又一个金融噱头罢了
回復0
UnluckyLemurvip
· 08-05 18:37
payfi又能玩多久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