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上市公司比特幣財庫策略興起 業內警惕GBTC式風險重演
加密財庫成上市公司新寵,潛在風險引發業內關注
近期,將加密貨幣納入公司財務戰略的上市企業數量顯著增加。據統計,至少124家上市公司已將比特幣列入資產負債表。除比特幣外,一些公司還選擇將以太坊、Solana和XRP等加密貨幣納入財庫策略。
然而,這一趨勢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擔憂。有專家將當前情況與灰度比特幣信托基金(GBTC)的歷史相比較。GBTC曾長期交易溢價,但當溢價轉爲折價時,成爲多個機構崩盤的導火索。
某銀行的數字資產研究主管警告,如果比特幣價格下跌超過22%,可能導致企業被迫拋售。若比特幣跌至9萬美元以下,約半數持有比特幣的企業可能面臨虧損風險。
某知名公司目前持有約580,955枚比特幣,市值約610.5億美元,但其公司市值高達1074.9億美元,溢價接近1.76倍。這種高溢價現象引發了對潛在槓杆風險的擔憂。
除此之外,還有多家公司recently採用了比特幣財庫戰略。這些公司背景各異,有的由知名投資機構支持,有的是由行業知名人士創立,融資規模從數億到數十億美元不等。
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些公司的操作模式與GBTC的套利模式存在結構性相似之處。如果市場進入熊市,可能會引發"踩踏效應",導致資產價格暴跌。
回顧歷史,GBTC在2020-2021年曾一度風光無限,溢價高達120%。但2021年後,GBTC迅速轉爲負溢價,最終成爲多家加密機構爆雷的導火索。
GBTC的機制設計存在"只進不出"的問題:投資者在一級市場申購後需鎖定6個月才能在二級市場出售,且無法直接贖回爲比特幣。這種機制在早期吸引了大量投資,但也催生了大規模的"槓杆套利遊戲"。
多家知名加密機構曾大量持有GBTC,並利用其作爲貸款抵押物。當市場轉向時,這些機構面臨巨大損失,有的被迫清算,有的不得不大規模拋售GBTC。
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效仿某知名公司的"比特幣財庫飛輪"模式。這一模式的核心邏輯是:股價漲、增發融資、購入比特幣、提振市場信心,從而推動股價繼續漲。
然而,批評者認爲,這種模式本質上是將傳統金融手段與加密資產價格直接掛鉤,一旦市場轉熊,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如果幣價暴跌,公司財務資產將迅速縮水,影響估值和融資能力,可能被迫拋售比特幣,進一步加劇市場壓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如果這些公司的股票被借貸機構或交易所接受爲抵押品,其波動性可能會進一步傳導到傳統金融或DeFi系統,放大風險。
盡管如此,也有觀點認爲,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因爲多數交易機構尚未接受比特幣ETF作爲保證金抵押。
對於某知名公司的風險評估,有分析認爲,其資本結構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高風險槓杆模型,而是一套相對可控的"類ETF+槓杆飛輪"系統。公司通過多種融資方式購買比特幣,構建出持續吸引市場關注的波動性邏輯。更重要的是,其債務工具的到期時間多集中在2028年及之後,在短期內幾乎不存在償債壓力。
這一模型的核心是通過動態調整融資方式,在不同市場環境下靈活操作,形成一個資本市場自我增強的飛輪機制。公司將自身定位爲比特幣波動性的金融代理工具,爲無法直接持有加密資產的機構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具備期權屬性的高Beta比特幣標的。
總的來說,上市公司加密財庫策略正成爲市場焦點,但也引發了對其結構性風險的爭議。盡管一些公司通過靈活的融資手段構建出相對穩健的財務模型,但整體行業能否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穩定,仍需時間驗證。這輪"加密財庫熱潮"是否會重演GBTC式的風險路徑,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