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摩根大通開啓加密交易所合作 傳統金融與數字貨幣融合新裏程碑
金融巨頭摩根大通向加密貨幣交易所伸出橄欖枝
摩根大通最近採取了一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舉措,盡管該公司在今年的報告中仍建議投資者不要將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納入投資組合。
近期有報道稱,作爲美國最大金融機構之一的摩根大通,將開始爲某些加密貨幣交易所提供銀行服務。這些交易所在摩根大通的銀行帳戶已於4月獲批開立。合作初期,摩根將爲這些交易所的美國客戶提供現金管理服務,包括電匯轉帳與存取款業務,但不直接參與加密貨幣的清算。
這一消息引起了華爾街的關注。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認爲,摩根大通此舉除了直接的營收考量外,還可能爲其帶來承銷這些交易所IPO的機會,以及考慮將JPM Coin上架這些平台。
某加密貨幣交易所前首席法務官、現任貨幣監察長辦公室高級副主任表示:"隨着加密貨幣市場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區塊鏈公司具備良好的風控系統與合規水準,這樣的公司不應在銀行服務方面受到阻礙。"
這項合作無疑是加密世界融入主流的又一重要裏程碑。理解其背後邏輯至關重要,但同時不能忽視,距離整個加密世界與傳統金融機構達成長期穩定的合作尚需時日。
一樁"情投意合"的合作
摩根大通與這些交易所的合作,顯然是雙方"情投意合"的結果。前者需要在合規前提下,盡早鎖定新興領域的機會,後者則需要親和加密世界的傳統金融機構支持,以期成爲更專業化的金融服務平台,並爲其深入更加廣闊、機構化的市場助力。
高度合規、以法幣結算爲主是這些交易所的共同特點,這與銀行業順從監管的需求完美契合。
在財務方面,這些交易所通過了主要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業內人士普遍認爲,在合規上的投入是某些交易所獲得高估值的原因。
從這些交易所的資金流動情況來看,法幣佔據着絕對主導地位,這顯然爲摩根大通等銀行提供了可觀的收益空間。據數據平台顯示,在過去24小時內,某交易所上有約57億美元的交易額,其中91.8%的交易額依托美元、歐元、英鎊三種法幣完成。另一家交易所同期交易額約爲4700萬美元,其中99.2%的交易額依托美元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交易所旗下業務豐富,在交易所業務之外,托管、穩定幣、錢包等業務都有充分的法幣服務需求。
以穩定幣爲例,某些交易所推出的穩定幣均採用法幣抵押模式發行,據統計,其當前市值合計約8億美元,相應產生的資金托管和法幣充提手續費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而從摩根大通方面來看,盡管其CEO個人長期對比特幣持有負面觀點,但該機構對區塊鏈領域的探索可謂足夠深入且早期,其實際行動也表現出對加密貨幣的好奇與熱忱:
摩根大通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開源區塊鏈協議,用於服務企業與金融機構的資金交互需求。此外,摩根大通與多家科技公司和機構在區塊鏈身分認證、金融信息交換等方面進行合作。
2017年,摩根大通推出了銀行間信息網路,致力於解決銀行間信息共享的長期挑戰。目前,該網路已吸引近400家銀行機構加入。
2019年,摩根大通宣布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成爲全球首個"發幣"的大型銀行;2018年,該行基於區塊鏈通證化了價值1.5億美元的1年期浮動利率債。
然而,在這樁重磅合作落地前,加密世界長期處於不確定的狀態,與銀行之間保持着高度不穩定的合作關係。
加密世界與銀行"愛難續"
即使像某些謹慎的交易所,也經歷過幾番波折:去年8月份可能因合規方面的原因被中斷了與某銀行的合作,無法觸達英國快速支付框架網路;同年8月還下架了某加密貨幣,據報道,這或許是因爲該交易所的英國合作銀行出於合規考量的要求。
在所有飄搖不定的故事中,某穩定幣發行商及相關交易所的最爲牽動人心。
衆所周知,這家穩定幣發行商與相關交易所關係密切,而在儲備金不足的情況下虛增穩定幣更是一個公開的祕密:在去年卷入某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的訴訟後,該發行商承認平均1枚穩定幣背後大約僅有0.74美元支撐,訴狀還指出8.6億美金的儲備金被挪用。
在這樁訴訟發起前,這家穩定幣發行商與相關交易所長期試圖與正統銀行牽手合作,然而結果總是"難延續"。
從時間線中不難看出,這些機構與多家主流銀行都有過接觸,但無一例外合作均遭中斷。而目前它們是否得到了主流正統銀行的支持,合作現狀如何,這些問題不得而知。
這段坎坷的經歷實際上是加密世界與正統銀行合作狀況的縮影:盡管銀行垂涎於加密世界這座小金礦,但加密世界原生企業諸多合規的不確定因素又使得雙方難以達成合作,甚至常常呈現拉鋸戰的狀態,不確定性極高。而在中國,隨着監管部門禁止交易所業務,國內加密行業也與銀行"絕緣"。
但與此同時,多舛的命運並未阻止某些穩定幣在加密世界地位日漸顯赫。截至5月15日,據數據顯示,某穩定幣以約90億美元市值、590億美元日交易額,穩坐全球加密貨幣市值第三、交易量第一的寶座。其增發仍然對加密資產價格影響顯著,但這種邏輯粗暴的價格變化又常常令人充滿懷疑。
如果我們進一步檢視,或許某些交易所成功在主流金融機構內開門立戶,而其他機構仍在"奔逃荒野"卻"大快朵頤"的現狀,是加密世界的一個分野:
努力向主流敘事靠攏的行業原生機構終將成功"上岸",與金融業的巨擘們同場競合,而後者或許能繼續在"光怪陸離"的加密世界內自我奔放,但有待回答的是,它的故事能一直講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