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AI與區塊鏈融合:從分布式智能到去中心化驗證的演進
近期觀察泛 AI 領域的發展趨勢,發現一個有趣的演進邏輯:傳統 AI 正從集中化向分布式轉變,而區塊鏈 AI 則從概念驗證階段逐步邁向實用性。這兩個領域正在加速融合。
傳統 AI 的發展動態顯示,AI 模型正變得更輕量、更便捷。例如,某科技巨頭的本地智能和各種離線 AI 模型的普及,表明 AI 的載體不再局限於大型雲服務中心,而是可以部署在手機、邊緣設備,甚至物聯網終端上。
同時,某些大型語言模型通過多智能體協作實現 AI 間對話,標志着 AI 正從單體智能向集羣協作轉變。
這種發展趨勢引發了一個問題:當 AI 的載體變得高度分布式時,如何確保這些分散運行的 AI 實例之間的數據一致性和決策可信度?
這裏存在一個需求邏輯鏈:技術進步(模型輕量化)→ 部署方式改變(分布式載體)→ 新需求產生(去中心化驗證)。
另一方面,區塊鏈 AI 的演進路徑也很明顯。早期項目多以概念炒作爲主,但最近市場開始關注更底層的 AI 基礎設施系統性構建。
一些項目開始在算力、推理、數據標注、存儲等各個功能層面進行專業化分工。例如,有項目專注於去中心化算力聚合,有的構建去中心化推理網路,還有一些在聯邦學習、邊緣計算、分布式數據激勵等方向發力。
這反映了一個逐漸清晰的供給邏輯:概念炒作降溫 → 基礎設施需求顯現 → 專業化分工出現 → 生態協同效應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 AI 需求的"短板"正在逐漸靠近區塊鏈 AI 可供給的"長處"。兩者的演進路徑正逐步實現交匯。
傳統 AI 在技術上越來越成熟,但缺乏經濟激勵和治理機制;區塊鏈 AI 在經濟模型上有創新,但技術實現卻相對落後。兩者融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事實上,這種融合正在催生出一個以鏈下"高效計算"和鏈上"快速驗證"的 AI 組合新範式。在這個範式下,AI 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具備經濟身分的參與者;算力、數據、推理等資源重心會在鏈下,但同樣需要一個輕量化的驗證網路。
這種組合既保持了鏈下計算的高效性和靈活性,同時通過輕量化的鏈上驗證確保了可信度和透明度。
盡管仍有人認爲區塊鏈 AI 是僞命題,但細心觀察就會發現,AI 的快速發展從不區分傳統和區塊鏈,只是人的偏見會。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這兩個領域的融合將爲 AI 的未來發展開闢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