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鏈引領金融新紀元:摩根大通存款代幣與交易所代幣化股票並進

Base鏈上金融新篇章:存款代幣與代幣化股票雙管齊下

近日,美國參議院通過《GENIUS法案》,爲加密資產提供了法律基礎。這一監管利好背景下,金融巨頭摩根大通和某知名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同時宣布重大進展,分別在鏈上銀行業務和代幣化證券領域展開布局,顯示傳統金融與加密生態正加速融合。

Base迎鏈上金融新玩法:摩根大通押注存款代幣,Coinbase瞄準代幣化股票

鏈上存款代幣:摩根大通的新嘗試

摩根大通宣布啓動名爲JPMD的試點項目,這是一種代表客戶美元銀行存款的鏈上代幣,基於部分準備金機制,並將在某公鏈上部署。

摩根大通區塊鏈部門的聯席主管表示,銀行將在近期完成首筆JPMD轉帳,爲機構客戶使用該代幣進行鏈上交易鋪平道路。這一試點預計持續數月,標志着摩根大通正通過鏈上存款代幣探索高效、安全的機構級交易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選擇在某新興公鏈上試點發行JPMD,不僅表明其對該公鏈安全性與交易效率的認可,也意味着未來機構客戶可能直接通過該公鏈進行鏈上資金清算,爲打造"CeDeFi橋梁"注入核心流動性來源。

存款代幣vs穩定幣

摩根大通高管表示,存款代幣對機構用戶而言是優於穩定幣的替代方案。存款代幣代表客戶銀行帳戶中的實際美元存款,運作依托傳統銀行體系。相比之下,穩定幣只是由現金及等價物支持的法幣數字映射,其法律地位與運作邏輯更遊離於傳統金融系統之外。

同時,摩根大通高管已與SEC加密特別工作組展開閉門會談,討論資本市場工具如何遷移至公鏈、變革對市場結構的潛在影響,以及機構如何評估鏈上金融帶來的風控與收益模型等問題。

代幣化股票:新一代交易平台的雛形

與此同時,某知名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正申請SEC的無異議函,以推出代幣化股票交易服務。若獲批,這將首次實現"穩定幣購買→鏈上結算→股票交易→返利消費"的一體化資產流轉閉環,挑戰傳統券商的交易入口地位,並可能推動整個證券行業邁入鏈上資產時代。

代幣化股票承諾更快的結算速度、更長的交易時間窗口以及更低的運營成本。這一計劃意味着該平台不僅要做加密資產的"納斯達克",還將成爲傳統證券交易的鏈上入口。

事實上,該平台在代幣化股票方面的探索並非首次。早在2021年公司上市前就曾計劃將自家股票代幣化,但因未獲SEC批準而擱淺。此次嘗試是該平台向加密資產以外拓展業務的最新動作,旨在開闢新的收入來源並推動機構層面的進一步採用。

Base迎鏈上金融新玩法:摩根大通押注存款代幣,Coinbase瞄準代幣化股票

多元化營收策略

該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正在重塑其營收模型。隨着現貨交易收入逐年萎縮,平台正積極布局衍生品、支付和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

  1. 推出符合CFTC監管框架的24/7永續合約交易功能。
  2. 與電商平台合作,支持穩定幣支付,切入跨境支付市場。
  3. 將某公鏈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集成進主應用,打通鏈上資產與中心化金融用戶的流動通道。
  4. 與信用卡公司合作推出返利卡,通過資產鎖倉綁定用戶,激活平台內交易行爲。

這種多元化策略旨在構建一個以合規爲核心、以多樣資產流動爲特徵的多維收入網路,標志着該平台從加密交易所向鏈上金融操作系統轉型的關鍵拐點。

結語

摩根大通的JPMD和某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代幣化證券平台布局,都指向同一趨勢——鏈上金融正邁入由監管、基礎設施與主流金融機構共同驅動的制度重構期。隨着相關法案的通過、穩定幣討論的升溫,以及各大機構在鏈上市場基礎設施上的持續試驗,加密金融正逐步嵌入全球金融市場結構,鏈上與鏈下的邊界正被這些先行者逐層打破。

Base迎鏈上金融新玩法:摩根大通押注存款代幣,Coinbase瞄準代幣化股票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8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叹息出纳员vip
· 07-27 13:29
又到处撒钱了是吧
回復0
Degen4Breakfastvip
· 07-27 09:59
这波银行要干大的了
回復0
寒冬取暖喵vip
· 07-25 08:22
金融大佬太给力了吧
回復0
FunGibleTomvip
· 07-24 14:23
牛批 摩根终于开始搞了
回復0
DeFi厨师长vip
· 07-24 14:10
JPM居然也开始玩web3了
回復0
ShibaSunglassesvip
· 07-24 14:03
区块链玩家一枚,base不错哦
回復0
Buy_High_SellLowvip
· 07-24 13:58
韭菜真香
回復0
吃面还是吃币vip
· 07-24 13:58
又是割韭菜的套路呗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