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穩定幣監管標準化: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金融新紀元
穩定幣對金融體系的潛在影響
穩定幣是一類幣值錨定特定資產的加密貨幣,是連接去中心化金融系統和傳統金融體系的橋梁,也是去中心化金融系統的重要基礎設施。近期美國和中國香港在歐盟之後相繼通過穩定幣監管法案,標志着全球部分主要地區正式建立對於穩定幣監管框架。去中心化金融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或將加深與傳統金融體系的融合,亦對全球金融體系帶來新的挑戰與風險。
摘要
近期美國通過穩定幣法案,成爲美國首個爲穩定幣建立監管框架的法案,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監管空白。中國香港也通過了功能類似的穩定幣法案,有助於中國香港參與全球數字金融中心競爭,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繼歐盟之後,美國和中國香港都推出了針對穩定幣的監管框架,成爲加密貨幣融入主流金融體系的重要一步。
本次的穩定幣相關法案主要針對此前行業出現的風險點,包括儲備資產不透明、流動性管理風險、算法穩定幣幣值不穩定、洗錢和非法金融活動、消費者保護不足等問題,制定一系列規範。法案均參照了對於傳統金融機構的監管框架,但在流動性管理上更爲嚴格。美國、歐盟和中國香港對於銀行的法定準備金率均接近0%,但對於穩定幣的發行機構要求準備金率爲100%,主要是考慮到對於銀行已存在較爲成熟的嚴格監管,存款流動性也較爲穩定;但穩定幣不付息,交易較爲頻繁。境外監管對於穩定幣的定位並非"鏈上存款",而是 "鏈上現金",從而築牢去中心化金融體系的根基。
截至2025年5月末,主流穩定幣市值合計約2300億美元,相對於2020年初的規模增長超過40倍,增速較快,但相比主流金融體系規模仍然較小,僅相當於美國在岸存款的1%。但從交易額來看,穩定幣作爲加密貨幣體系重要的支付手段和基礎設施的作用明顯,主流穩定幣的年度交易額達到28萬億美元,超過信用卡組織Visa和Mastercard的年交易額。隨着穩定幣納入金融監管框架,去中心化金融也有望迎來發展機遇並加深與傳統金融體系的融合。
正文
穩定幣法案:加密貨幣監管的裏程碑
近期美國通過穩定幣法案,成爲美國首個爲穩定幣建立監管框架的法案,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監管空白。中國香港也通過了功能類似的穩定幣法案,有助於中國香港參與全球數字金融中心競爭,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繼歐盟之後,美國和中國香港都推出了針對穩定幣的監管框架,成爲加密貨幣融入主流金融體系的重要一步。
從"野蠻生長"到逐步走向規範發展
本次的穩定幣相關法案主要針對此前行業出現的風險點,包括儲備資產不透明、流動性管理風險、算法穩定幣幣值不穩定、洗錢和非法金融活動、消費者保護不足等問題,制定一系列規範,主要內容包括:
流動性方面,要求穩定幣儲備資產100%錨定法定貨幣或高流動性資產,包括現金、活期存款、短期美國國債等,儲備資產需要與運營資金隔離防止挪用;
準入資格方面,要求發行機構需要獲得監管牌照授權,並設立最低資本準入門檻;
要求穩定幣納入現有的反洗錢監管框架,設置客戶身分識別要求;
消費者保護方面,要求確保用戶可按面值贖回,破產時客戶資金享有優先清償權;
明確禁止穩定幣付息,以減少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衝擊。
法案均參照了對於傳統金融機構的監管框架,但在流動性管理上更爲嚴格。美國、歐盟和中國香港對於銀行的法定準備金率均接近0%,但對於穩定幣的發行機構要求準備金率爲100%,主要考慮到對於銀行已存在較爲成熟的嚴格監管,存款流動性較爲穩定;但穩定幣不付息,交易較爲頻繁,流動性狀況不穩定。境外監管對於穩定幣的定位並非"鏈上存款",而是 "鏈上現金",從而築牢去中心化金融體系的根基。
穩定幣對金融系統的影響
使用穩定幣匯款費率交易成本一般低於1%,時間一般爲幾分鍾以內,比傳統跨境支付更高效。但隨着監管規範化,穩定幣的合規成本也可能提高。長期來看,隨着監管框架完善,穩定幣在國際支付中的市場份額有望提高,盡管這一過程仍伴隨着行業發展與監管完善。
100%的儲備資產要求限制了穩定幣發行機構進行信用擴張的能力,存款兌換爲穩定幣的過程實際上是銀行存款的轉移而非創造,因此穩定幣的發行理論上不影響美元貨幣供應。但當資金持續流出存款可能導致銀行縮表、貨幣供應減少。
穩定幣對銀行體系的衝擊主要體現爲金融脫媒效應,存款兌換爲穩定幣可能導致存款流出。盡管穩定幣發行機構購買國債、逆回購等資產會使得存款回流銀行,但從長期來看將導致銀行負債從儲蓄存款替換爲同業負債,或使得銀行減持債券出現縮表,導致銀行息差承壓、利潤受到侵蝕。
截至2025年一季度,USDT和USDC發行商持有美債儲備合計1200億美元左右,如果將其合並作爲一個"經濟體",則在海外持有美債經濟體排名中位列第19位。隨着穩定幣市值上升,作爲儲備資產的美國國債需求或將增加。但穩定幣能夠承接的主要是3個月以內的短期美債,對長期美債的吸納能力較爲有限。
穩定幣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主要在三方面:去中心化金融體系內的借貸行爲實現了"準貨幣"的創造功能;加密貨幣價格波動較大,影響股市預期;股市中加密資產和穩定幣相關的標的通過基本面的變化影響股價。
穩定幣高度掛鉤美元不僅是美元在全球金融主導力的鏈上映射,也同時是全球金融體系從美元主導通向更多元化新秩序的"橋梁"。從長期來看,美元的地位究竟是穩定幣在監管新框架的引導下繼續強化,還是受到來自其他貨幣和加密資產本身的挑戰,仍有待在行業發展中持續觀察。
香港穩定幣法案對貨幣國際化有着深遠影響,通過規範穩定幣發行,特別是港元穩定幣,有助於提升港幣在跨境支付、加密資產等領域的影響力,增強香港金融業和港幣的國際競爭力,鞏固中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時,香港可以利用自身金融市場優勢和穩定幣法案帶來的制度創新,爲其他貨幣國際化提供"試驗田"。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行業發展風險:目前加密貨幣行業監管處於起步階段,行業發展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潛在風險包括儲備資產不透明、流動性管理風險、算法穩定幣幣值不穩定、洗錢和非法金融活動、消費者保護不足等。
穩定幣對傳統金融體系衝擊超預期:加密貨幣行業發展速度較快,穩定幣發展可能對傳統金融體系產生衝擊,影響傳統金融機構業務發展。
監管政策推進不及預期:當前穩定幣監管框架仍待完善,監管政策從推出到落地需要時間,後續存在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