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穩定幣監管加速 香港美國率先建立法律框架

robot
摘要生成中

穩定幣作爲數字資產市場的重要基礎設施,正逐步突破鏈上生態邊界,深入傳統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運行環節。這不僅促進了鏈上鏈下價值體系的融合,也使穩定幣在全球金融格局調整和去美元化趨勢中扮演更關鍵角色,成爲各國維護貨幣主權與金融安全的戰略工具。

然而,穩定幣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潛在風險。根據某鏈上分析機構報告,2022至2023年間通過穩定幣完成的非法交易總額高達400億美元,其中70%的加密詐騙和80%以上的逃避制裁交易都使用了穩定幣。

爲平衡創新與風險,全球監管機構正加速構建穩定幣監管框架。美國持續推進相關立法,香港則通過了穩定幣條例並建立"穩定幣沙盒"機制。這些舉措標志着穩定幣行業正從野蠻生長向合規化階段演進。

穩定幣的主要風險可分爲內生性風險和外部風險。內生性風險源於穩定幣價值穩定性依賴市場共識與信任機制,一旦信任基礎動搖可能引發"死亡循環"。外部風險則來自穩定幣的匿名性與跨境流動性特徵,容易被用於非法資金流動。

目前,全球穩定幣監管框架主要圍繞發行人準入門檻、幣值穩定機制與儲備資產維持、流通環節合規性三個方向展開。以香港和美國爲例:

香港方面,《穩定幣條例》明確了"指明穩定幣"定義及受監管活動範圍,規定了發行人準入條件、儲備資產管理要求和流通環節合規要求。同時設立"穩定幣沙盒"機制,爲發行人提供測試環境和合規支持。

美國則通過《GENIUS法案》和《STABLE法案》構建聯邦與州級並行的監管體系。法案定義了支付型穩定幣,規定了發行人資格、儲備資產要求和信息披露義務等。監管權限方面,联准会負責監管存款機構發行人,OCC負責非銀行發行者,州級監管部門則監管小規模發行者。

Web3律師深度解讀:穩定幣監管重點在哪?美國和香港的穩定幣監管框架有何不同?

隨着監管機制持續優化,穩定幣行業將進入規範化與創新性平衡發展的新階段。這要求發行方提升合規能力,同時爲探索新型商業模式提供制度空間。未來穩定幣行業發展將通過技術迭代與制度適配,在全球金融監管體系中尋找新的增長動能與價值創造點。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合约自动投降vip
· 07-20 01:32
监管就是牛市的基石
回復0
熊市种菜人vip
· 07-17 05:00
真监管才刚刚开始
回復0
FalseProfitProphetvip
· 07-17 04:55
早该管管了哈哈哈
回復0
抄底失败协会会长vip
· 07-17 04:54
监管太严了搞毛创新
回復0
DeFi医生vip
· 07-17 04:51
症状轻微,建议先观察一个月的流动性指标再确定监管强度。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