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I 幣 7 天吸金逾千萬美元!當 AI 皮囊套上區塊鏈骨架,我們還需要真人明星嗎?

這個試圖將二次元文化與去中心化金融深度綁定的項目,究竟是元宇宙敘事的「新範式」,還是泡沫狂歡的又一注腳?

撰文:Lawrence

2025 年 5 月,一場橫跨虛擬偶像、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的資本實驗在東京悄然啓動。由日本頭部虛擬人公司 Aww Inc.與 Solana 生態 AI 平台 Holoworld 聯合推出的 MIRAI 項目,憑藉頂流 IP「imma」的號召力,在短短一周內募集超 1290 萬美元資金,打破日本 Web3 項目募資紀錄。這個試圖將二次元文化與去中心化金融深度綁定的項目,究竟是元宇宙敘事的「新範式」,還是泡沫狂歡的又一注腳?

​​一、項目背景:從澀谷街頭的虛擬偶像到區塊鏈「新物種」​​

​​1. Aww Inc.:虛擬人帝國的締造者​​

作爲日本最早布局虛擬人賽道的公司之一,Aww Inc.自 2018 年推出初代虛擬偶像 imma 以來,已構建起涵蓋 Ria、Plusticboy 等 20 餘個虛擬 IP 的矩陣。其核心商業模式是​​「虛擬人即服務」(VaaS, Virtual as a Service)​​,通過品牌代言、潮牌聯名、影視植入等方式實現商業變現。

imma 的破圈效應堪稱現象級:SK-II 的全球護膚廣告中,她與真人模特共同出鏡;寶馬東京原宿體驗店開業時,其全息投影擔任「數字店長」;甚至日本 JR 山手線的車廂廣告中,每日通勤族都能看到她的動態影像。這種「虛實無界」的沉浸式營銷,使 Aww Inc.成爲三菱 UFJ、資生堂等傳統巨頭的戰略合作夥伴。

​​2. Holoworld:Solana 生態的 AI 基建狂魔​​

Holoworld 的定位是「虛擬人上鏈基礎設施」,其核心產品 AVA AI 引擎可通過 3D 掃描與深度學習,將真人動作實時映射至虛擬形象。

此前發行的治理代幣 $AVA(市值峯值達 3 億美元,當前市值 9000 萬美元)已接入超 50 個元宇宙平台,並爲韓國女團 aespa、歐美虛擬網紅 Lil Miquela 提供鏈上身分確權服務。

此次與 Aww Inc.的合作,本質是​​「IP 資源 + 技術基建」的垂直整合​​:Aww 貢獻 imma 的 IP 資產與粉絲流量,Holoworld 提供 AI 生成工具與鏈上交互協議,共同搭建虛擬人經濟生態。

​​二、代幣經濟學:超募 1290 萬美元背後的設計邏輯​​

5 月 10 日,在鏈上虛擬人類 MIRAI 開啓募資後兩天不到,官方發文宣布,Mirai 代幣預售現已提前結束,籌集到的金額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最初的目標。團隊計劃退還多餘資金。

鏈上數據顯示,Mirai 的預售地址已收到 76,423.42 枚 SOL,約合 1295 萬美元。

​​1. 代幣分配:集中化治理與流動性博弈​​

根據白皮書,MIRAI 代幣總量 10 億枚,分配結構呈現明顯「資源導向」特徵:

這種設計暗含兩大爭議:

  • ​​中心化風險​​:團隊與合作夥伴合計持有 25% 代幣,且預售份額高度集中(前 100 地址佔比超 60%),社區治理可能淪爲「橡皮圖章」;
  • ​​流動性陷阱​​:25% 的流動性池採用分階段釋放,或導致早期價格劇烈波動。歷史數據顯示,類似模型項目(如 SkyAI)上線首周振幅普遍超過 300%。

​​2. 超額募資與退款機制:市場情緒的「雙刃劍」​​

原定 5 萬枚 SOL 的募資目標最終以 76,831 枚 SOL(約 1290 萬美元)提前收官,超募比例達 153.6%。項目方承諾按比例退還超額資金,但鏈上數據顯示,前 10 大地址貢獻了 42% 的資金量,​​「鯨魚控盤」​​特徵顯著。

退款機制雖能短期提振信心(參考 SLERF 事件後的大幅反彈),但也可能引發「囚徒困境」:部分投資者爲規避退款損失,選擇在二級市場拋售,導致價格螺旋下跌。

​​三、價格預測:多維因子博弈下的走勢推演​​

​​1. 短期(1-3 個月):做市商操盤與流動性博弈​​

Wintermute 的深度介入(鏈上標籤顯示其測試地址參與預售,最大單筆 Wintermute 相關,轉入預售地址近 15wu 881sol )爲項目注入強心劑。參考 $AVA 的上線表現:

  • ​​首日表現​​:2024 年 Q4 上線時,$AVA 開盤價 0.12 美元,24 小時內衝高至 0.87 美元(漲幅 625%),隨後回落至 0.35 美元;
  • ​​做市策略​​:Wintermute 通過「脈衝式拉升 + 階梯式出貨」完成初期控盤,首周換手率高達 580%。

若 MIRAI 復制該路徑,可能呈現以下階段:

  • ​​開盤衝高​​:借助 imma 社媒熱度(Twitter 粉絲超 86 萬),價格或快速突破 0.5 美元,約合市值 5000 萬美元;
  • ​​獲利回吐​​:預售投資者中約 30% 爲「打新工作室」,可能在 2-3 倍收益後批量撤資;
  • ​​流動性虹吸​​:25% 的初始流動性池若集中在 Raydium,可能引發 MEV 機器人狙擊,加劇波動。

​​2. 中期(3-6 個月):生態落地與敘事驗證​​

項目路線圖顯示,Q3 將上線​​Mirai Terminal 測試版​​,支持三大功能:

  • ​​虛擬人鑄造​​:用戶可通過 AVA AI 生成專屬形象,並鑄造爲 NFT;
  • ​​打賞經濟​​:粉絲用 MIRAI 代幣購買虛擬禮物,imma 等 IP 可獲得分成;
  • ​​品牌聯名池​​:合作夥伴(如優衣庫、Loft)可發起限量數字商品眾籌。

該階段需關注兩大指標:

  • ​​MAU(月活用戶)​​:若未能突破 10 萬門檻,代幣可能陷入「有價無市」;
  • ​​IP 分成佔比​​:imma 相關交易是否佔生態 70% 以上,反映生態多樣性缺陷。

​​3. 長期(1 年以上):虛擬人賽道的「死亡交叉」​​

虛擬偶像的生命週期定律顯示,頭部 IP 的熱度峯值通常維持 18-24 個月(如初音未來、洛天依)。imma 自 2018 年出道已進入第七年,盡管通過「跨次元營銷」延長生命週期,但 Z 世代用戶審美疲勞風險加劇。

若團隊未能孵化新 IP 或拓展應用場景(如 VR 演唱會、AIGC 內容平台),代幣可能淪爲「MEME 化資產」,依賴社區炒作維持估值。

​​結語:虛擬與現實的「次元壁」能被代幣打破嗎?​​

MIRAI 的野心不僅是發行一枚代幣,而是試圖構建「虛擬人 - 粉絲 - 品牌」的三位一體經濟體系。其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將 imma 的流量勢能轉化爲鏈上活躍度,並突破「工具化」瓶頸,打造真正的數字身份範式。

然而,當資本狂歡散去,我們需要回答一個本質問題:​​區塊鏈究竟爲虛擬偶像賦予了新價值,還是僅僅披上了一層去中心化的「皇帝新衣」?​​ 或許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但在此之前,投資者務必系好安全帶——這趟穿越次元壁的旅程,注定顛簸。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