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 Finance 登入 Jupiter 開啓預售:PayFi 革命與 Solana 生態的「核爆點」​​

Huma Finance 的 Jupiter 預售,本質上是一場關於 DeFi 未來形態的實驗。

撰文:Lawrence

引言:當 PayFi 遇見 Solana,一場價值重構的序幕

2025 年 5 月,Solana 生態的 Launchpad 戰場硝煙彌漫。在 Pump.Fun 與 Raydium 圍繞 Meme 代幣和流動性挖礦的纏鬥中,Jupiter 以一場戰略級合作打破了僵局——全球首個 PayFi 協議 Huma Finance 宣布在其新平台 TGE(代幣生成事件)啓動 IDO。

這場合作不僅關乎代幣發行的流量爭奪,更被視作 PayFi(支付金融)與 DeFi 深度融合的裏程碑。Huma Finance 以 43 億美元累計交易量、年化 14% 的穩定收益,以及「現實資產 + 區塊鏈」的敘事,爲 Solana 生態注入了久違的價值錨點。而 Jupiter 憑藉 40 萬月活用戶的社區勢能,試圖將這場預售推向「Web3 金融基礎設施」的信仰之戰。

一、Huma Finance:PayFi 賽道的「破局者」與數據狂飆

成立於 2023 年的 Huma Finance,定位爲跨境支付與資金周轉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提供商。其核心邏輯是通過穩定幣和智能合約技術,將傳統金融中的貿易融資、信用卡清算、跨境匯款等場景鏈上化,實現資金流的實時結算與收益分配。根據最新披露,Huma 已實現​​43 億美元總交易量​​,平台總收益達 409 萬美元,活躍流動性資產突破 1.04 億美元,存款用戶數近 4.9 萬(較上月增長 9 倍)。這一數據在 Solana 生態中堪稱「統治級」——其交易量佔 Solana DeFi 總 TVL 的 40% 以上,甚至超越 Jupiter、Raydium 等老牌協議。

相較於依賴投機性流動性的 DeFi 協議,Huma 的收益來源更具現實根基。其 10%-20% 的年化收益率源自跨境貿易中的利差套利和資金周轉需求,例如中小企業通過質押應收帳款獲取鏈上信貸。這種模式使其在 Messari 報告的「30 萬億美元 PayFi 市場規模」中佔據先發優勢,並吸引 Distributed Global、Circle Ventures 等機構兩輪累計注資 4630 萬美元。

二、代幣經濟模型:實用主義設計與流通博弈

Huma 代幣(HUMA)總量 100 億枚,初始流通比例 17.33%,其經濟模型凸顯「收益共享 + 通縮機制」的雙重邏輯:

  • ​​代幣效用​​:持有者可分享質押獎勵(年化 14% 收益的部分分配)、參與治理投票,並享受協議超額收入的回購銷毀(Buyback & Burn)。團隊強調,Huma 的利潤來源穩定,2024 年 4 月單月利潤已達 900 萬美元,這爲代幣價值提供了基本面支撐。
  • ​​分配結構​​:5% 用於初始空投(面向早期存款用戶),31% 用於生態激勵,20.6% 歸屬早期投資者,19.3% 分配給團隊及顧問。值得注意的是,​​預售僅佔總供應的 1%​​(1 億枚),且需鎖定 3 個月。這種「低流通 + 高鎖倉」的設計,既爲早期參與者提供折扣機會,也試圖緩解代幣上市初期的拋壓。

與上一輪融資 1.71 億美元的 FDV 相比,本次預售估值 7500 萬美元,折扣超 56%。這一策略顯然意在吸引 Jupiter 社區的散戶力量,但其 1% 的供應量也引發爭議——社區提案中大量用戶呼籲提高預售比例,以平衡機構與散戶的入場成本。

三、Jupiter 的野望:從流量戰爭到生態聯盟

作爲 Solana 生態的流量入口,Jupiter 月活用戶已突破 40 萬,但其 Launchpad 業務長期面臨 Pump.Fun 的壓制(後者日活地址數超 50 萬)。此次與 Huma 的合作,標志着 Jupiter 從「交易聚合器」向「生態孵化器」的轉型:

  • ​​戰略協同​​:Jupiter 與 Huma 的 25 萬美元資產互換(基於 7500 萬美元 FDV),不僅是財務投資,更是生態協同的宣言。Huma 的支付清算能力可增強 Jupiter 的穩定幣流動性,而 Jupiter 的用戶基數將加速 Huma 的採用率。
  • ​​社區共治​​:預售僅面向 JUP 質押者開放,無最低門檻但按質押量分配額度。這一設計既激勵 JUP 鎖倉,又將代幣分配權交予社區,與 Pump.Fun 的「無差別打新」形成差異化競爭。

此外,雙方計劃共建 DAO 聯盟,通過 Meme 傳播、聯合活動等方式擴大影響力。Jupiter 聯合創始人 meow 在長文中透露,其與 Huma 創始人 Erbil Karaman 的十年私交爲合作奠定信任基礎——從 Quora 的早期相識,到 Facebook 內部的比特幣布道,再到共同策劃 JUP 代幣銷毀事件,兩人關係已超越商業利益,成爲生態聯動的「情感紐帶」。

四、PayFi 的機遇與挑戰:在理想主義與現實壁壘之間

盡管 Huma 的 PayFi 敘事充滿想象力,但其面臨的挑戰不容忽視:

  • ​​競爭紅海​​:Ripple、Stellar 等傳統支付協議已布局鏈上化,而 Solana 生態內的 Parcl、Kamino 也在探索現實資產賽道。Huma 需憑藉技術開放性(支持多鏈資產接入)和 Solana 的高性能優勢建立壁壘。
  • ​​合規風險​​:跨境支付涉及 KYC、反洗錢等監管框架,Huma 的「部分中心化」架構(如信用評估模塊)可能成爲監管焦點。團隊宣稱 2024 年實現零違約,但需持續證明其風控能力。
  • ​​代幣流動性博弈​​:3 個月鎖倉期雖降低拋壓,卻可能削弱短期投機熱情。若同期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如 Solana 網路擁堵復發),代幣解鎖後的價格壓力將陡增。

五、預售策略與社區情緒:一場理性與 FOMO 的拉鋸戰

對於普通投資者,參與 Huma 預售需權衡三大要素:

  • ​​成本評估​​:按 7500 萬美元 FDV 計算,HUMA 初始價格約 0.0075 美元。若對標上一輪 1.71 億美元估值,潛在漲幅約 128%,但需扣除 3 個月鎖倉的資金成本(假設年化收益率爲 15%,機會成本約 3.75%)。
  • ​​社區治理權​​:HUMA 持有者可參與協議費用分配等關鍵決策,這對長期投資者具有戰略價值。若 Huma 能持續吸引真實商業需求,治理權溢價將逐步顯現。
  • ​​生態紅利​​:作爲 Jupiter 首個 Launchpad 項目,HUMA 可能獲得生態空投、流動性挖礦等附加激勵。歷史數據顯示,JUP 質押者在此前的 JTO、WEN 等項目中平均獲得超 3 倍回報。

社區討論中,支持者認爲 Huma 的「現實收益 + 低估值」組合是熊市中的稀缺標的;反對者則質疑鎖倉機制壓制流動性,且 PayFi 賽道仍需時間驗證。X 平台用戶@DeFiGuru 評論稱:「這是 Solana DeFi 從賭場轉向銀行的轉折點,但銀行需要百年信用,而加密市場只給 3 個月耐心。」

結語:Solana 生態的「成人禮」

Huma Finance 的 Jupiter 預售,本質上是一場關於 DeFi 未來形態的實驗。若成功,PayFi 將證明區塊鏈無需依賴龐氏模型也能創造真實價值;若失敗,則意味着「現實資產上鏈」敘事仍需蟄伏。對於 Solana 而言,這場戰役不僅是 Launchpad 的流量之爭,更是生態從「高速擴張」邁向「價值沉澱」的成人禮。

正如 Jupiter 創始人 meow 所言:「我們需要讓資金流在鏈上創造就業,而不僅是紙面財富。」無論結果如何,Huma 與 Jupiter 的聯手,已爲 2025 年的加密世界寫下了一個充滿張力的開篇。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