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比爾蓋茲宣布20年內捐出99%財富,2000億美元慈善基金致力解決這三大問題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微軟創辦人暨全球前首富比爾·蓋茲(Bill Gates)宣布,他將把 99% 的財富捐贈給他所主持的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 (前情提要:巴菲特99%財產全流向家族慈善基金,真做公益、還是高超的避稅算計?) (背景補充:巴菲特公開遺產計畫「99.5%全捐家族慈善基金」,勸所有父母死前必做一件事)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微軟創辦人暨全球前首富比爾·蓋茲(Bill Gates)宣布,他計劃在未來 20 年內將 99% 的財富捐贈給他所主持的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並於 2045 年關閉,大幅提前原定時程。(原先規劃基金會於他過世後數十年才解散)。 蓋茲表示,當前世界面臨諸多迫切問題,他希望資助並鼓勵他人資助解決這些問題的新工具。他在接受採訪時強調: 這是一個機會,可以說慈善事業確實能改變世界。我們已經產生了巨大影響,因此希望這能激勵人們在全球健康及其他領域採取行動。 基金會執行長 Mark Suzman 表示,未來年度預算將維持在約 90 億美元,並聚焦在最具影響力的專案:「這樣的時程和資源分配,讓我們更必須審慎選擇,把資源投注在最有效的地方。」 蓋茲基金會的宏大計劃 與此同時,蓋茲基金會也公布了其未來 20 年的宏大計劃,包括: 加倍支出與關閉時限:基金會表示,未來 20 年其支出將增加一倍,並計劃在 2045 年底關閉,屆時將完成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分配。 捐贈規模:蓋茲預計總捐贈金額將超過 2,000 億美元,包含其個人財富、基金會截至 2024 年底的 772 億美元資產,以及股神巴菲特在其有生之年的捐贈。 願景與目標: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自 2000 年成立以來,已投入逾 1000 億美元資金,未來基金會將專注於三大領域,一、消除導致母親與兒童死亡的可預防疾病;二、根除瘧疾與麻疹等傳染病;三、幫助數億人脫離貧困。 財富保障:不過即便捐出巨額財富,蓋茲及其家人仍將保有充足資金。根據《富比士》2025 年全球億萬富豪榜,蓋茨淨資產約為 1,080 億美元,仍是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坦言:「我仍然會過得很舒適。」他的家人也將無後顧之憂。 外界對蓋茲慈善的評價:褒貶不一 不過蓋茲的慈善事業在全球範圍內,既享有讚譽也有人質疑。 正面評價顯示,蓋茲基金會在過去 25 年對全球健康的貢獻有目共睹,例如資助瘧疾和腦膜炎疫苗研發、推動艾滋病治療,以及幫助數百萬人脫貧。 其對小兒麻痺症的 62 億美元投入,更被視為全球公共衛生的重要支柱。許多人認為,蓋茨的捐贈激勵了其他富豪參與慈善的決心,推動了全球健康與公平議程的進展。 然而,也有批評者認為,蓋茲的慈善行為可能隱藏著其他動機,尤其是避稅考量。原因在於,美國聯邦遺囑稅規定,將對大額遺囑徵收高達 40% 的稅率,而將財富捐贈給慈善基金會可免除此稅負。 一些觀點指出,富豪通過設立基金會,表面上是捐出財富,實際上仍能保留對資金的控制權。例如,蓋茲家族長期主導基金會的資金分配,其子女雖未直接掌管基金會,但可能通過參與基金會運作間接受益。此外,基金會的運作模式也讓蓋茲家族維持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這被批評為「以慈善之名延續家族權力」。 相關報導 以太坊慈善基金Endaoment倒貨3,690枚ETH,資金來源為ICO巨鯨 BTCC 交易所引領慈善創新: 紅鷹基金會「傳奇高球日」活動首度開放比特幣捐款 AB 慈善基金會啟航,探討「制度信任 + 科技驅動」的全球公益新典範〈比爾蓋茲宣布20年內捐出99%財富,2000億美元慈善基金致力解決這三大問題〉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