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低看了 $XRP :GENIUS法案開啓它真正的價值通道  

在喧囂與誤解中, XRP再次站在了時代的拐點。

2025年7月17日,美國衆議院以308票贊成、122票反對的壓倒性結果通過了《GENIUS法案》(Guaranteed Electronic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for Ubiquitous Stability Act),該法案已於6月17日獲參議院批準,目前等待川普總統簽署生效。這項立法爲“支付型穩定幣”確立了聯邦級監管框架,不僅是合規加密支付的分水嶺,更爲RIPPLE生態和XRP打開了制度賦能的價值通道。

而很多人還沒意識到: $XRP,正處在被市場嚴重低估的前夜。

一、GENIUS法案:加密美元化的制度起點

GENIUS法案的核心內容,是對“支付型穩定幣”實施全面監管,其主要條款包括:

1:1儲備支持:穩定幣必須以現金與短期國債100%足額抵押;聯邦牌照制度:僅允許獲得OCC或財政部頒發許可的發行方合法運營;透明審計:穩定幣需接受定期審計,儲備情況必須公開披露。

托管要求:儲備資產須由持牌托管機構(如BNY Mellon)管理。

破產優先權:用戶資產享有清算時優先償付地位。

禁止支付利息:穩定幣不得產生利息,以防類銀行替代。

更關鍵的是,該法案賦予財政部與OCC監管主導地位,而不是SEC,這意味着許多在“證券認定”上被爭議的加密資產(例:XRP)將進入更明確的合規通道。

三年過渡期後,美國交易平台將只允許上線符合GENIUS標準的穩定幣。這一政策變化,是對整個加密金融支付體系的再定義。

二、Ripple主動進擊: $RLUSD 切入穩定幣賽道

Ripple network 顯然已預判局勢,提前完成戰略轉型:

$RLUSD(Ripple USD):Ripple自研穩定幣,初期將部署於XRP Ledger與以太坊,支持跨鏈流通。

合規托管架構:儲備資產將托管於BNY Mellon等持牌金融機構。

法規預適配:其結構與GENIUS法案完美對齊,可優先取得聯邦合規許可。

聯邦牌照申請中:Ripple已向OCC申請合規資格,有望躋身第一批“受監管穩定幣發行方”。

這不只是“發行穩定幣”的動作,更是Ripple正式躍升爲美元數字支付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它不再僅是一個“跨境轉帳公司”,而是構建美元網路數字層的關鍵節點。

三、 XRP:橋梁資產的價值正在重估

GENIUS法案雖以穩定幣爲核心,卻間接爲XRP打開了價值重估的空間:

監管主導權重心轉移:SEC在本法案中被邊緣化, XRP多年來與SEC的法律糾紛因此進一步淡化。

天然的橋梁角色: XRP設計上適用於鏈間清算與流動性兌換,完美承接 $RLUSD、 USDC、CBDC之間的價值轉移。

合規生態中的清算通道: XRP不必成爲“穩定幣”本身,它是連接多穩定幣、跨鏈資產的中立型結算層。

Ripple CEO bgarlinghouse 曾指出:“我們的目標從未是替代美元,而是讓美元以更高效方式在鏈上流動。”這正是 XRP的角色:做美元合規支付網絡的中間件與橋梁協議層。

四、市場反應:價格走勢釋放制度預期

資金反應從未遲到:

自2025年7月9日至7月17日, XRP價格從2.29美元漲至3.48美元,漲幅逾51%,創下年內新高。

這一時段正值GENIUS法案推進至國會通過、總統待籤階段,市場對“制度紅利”的預期已提前計價。

鏈上數據同步增強:錢包數、交易筆數與持倉用戶持續增長,顯示非投機性資本進場。

這不是一次短期的題材炒作,而是一個監管落地 + 技術適配 + 市場認知調整共同驅動的價值升維。

五、 XRP真正的價值通道,才剛剛打開

XRP長期以來被誤解:它既不是熱門的DeFi,也不是高性能的Solana型公鏈,更不是穩定幣本身。但它始終在做一件事構建鏈上金融系統中“能流動美元”的底層協議層”。

GENIUS法案落地後,合規成爲加密支付的核心標準,而Ripple是目前少數真正進入制度框架的參與者。XRP則是其生態內最具流動性與鏈間兼容能力的資產。

市場至今仍困於“漲多了沒”的短線思維,卻忽略了本質轉折: XPR已從灰色地帶的爭議角色,進化爲未來美元數字化體系中的價值中樞與清算高速公路。

XRP4.4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