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Solana 上 Launchpad 混戰:憑啥新平台能搶 Bonk 的飯碗?
撰文:Squid | drift
編譯:Saoirse,Foresight News
Solana 上已有數十個同質化的 Launchpad,且每天還在不斷新增。
本文旨在提供一個簡單框架,幫助梳理行業亂象並引發思考。我們從核心問題切入:
爲什麼用戶會選擇新的 Launchpad,而非 Pump.Fun(或如今的 Bonk)?
用戶可分爲競拍者與部署者兩類。盡管這兩類羣體高度關聯,但由於資金是稀缺資源,競拍者是我們首先關注的核心羣體。
**若要分析買家爲何選擇新平台而非頭部平台,答案很簡單:他們認爲新平台有更多賺錢機會。**但其中許多因素是平台無法掌控的,因此本文聚焦於平台可控制的兩大驅動因素:
讓我們深入探討。
資產(Assets)
人們購買代幣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投機(認爲代幣會升值),二是實用(代幣有實際用途)。
但 Launchpad 無法在投機層面形成差異化。模因具有自發性且依賴市場,而收益等基本面因素最終由項目方或產品決定。
Launchpad 可通過提供差異化的配套基礎設施與工具,在實用性上形成優勢,讓部署者從上線第一天就能接入。這類支持形式多樣,但競爭可能集中在垂直領域更聚焦的平台。需注意的是,配套設施不僅要賦予代幣獨特效用,更要創造「有價值的效用」,即給用戶一個必須購買的理由。
社交代幣案例:Ego vs Time.Fun
兩者均嘗試將社交影響力代幣化,且每個創作者僅能發行一個與推特帳號綁定的「靈魂綁定代幣」。
(需說明:我認可 Ego 團隊,選擇該案例是因爲相信他們會持續優化。)
此外,「提供效用」不等於「創造價值」。例如,許多基於推文的代幣化平台將推文整合到配套設施中,形成「基於價值的精選社交流」。這雖爲一種效用,但如果無人使用該社交流,其價值便爲零。這類平台往往難以創造真正的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創造價值並非易事,需審慎評估配套設施或設計是否真正有價值。同時,差異化是相對的。當前行業流行的「代幣回購工具」和「項目經濟與代幣飛輪綁定」等功能,雖短期內有價值,但很快會淪爲標準化技術。一旦失去差異化,便不再具備吸引力。
綜上,從「資產」角度評估新平台時,需思考:代幣的差異化體現在哪裏?這種差異化是否爲代幣增加了價值?
我目前關注的領域包括:激勵式分布式訓練、下一代決策市場(存在一些有趣的機制)、小衆現實世界資產(有一些新穎設計)、初始代幣發行機制(ICM,處於早期且潛力大)。
流量(Flows)
接下來探討另一個差異化因素:專屬部署者「流量」。這與風投的「交易流」類似,核心是平台能否吸引最熱門的項目上線。
從有限合夥人(LP)的視角看,評估風投機構的關鍵之一是其是否有優質的專屬交易流。這一邏輯同樣適用於 Launchpad。兩者的回報結構相似(頭部項目貢獻大部分交易量 / 收入),且本質是「讓創造價值的人選擇你而非同質化競品」。
例如,一種反向觀點認爲:Believe 初期的成功並非源於機制設計(事實上我不認同這種設計),而是因其創始人 Pasternak 能吸引原本不會發行代幣的 Web2 創業者 —— 這就是流量的價值。
大型平台天生具備流量優勢:它們擁有用戶、生態整合能力和分發渠道。但用戶注意力是稀缺資源,新平台必須靠切實的差異化才能吸引流量。
以下是流量差異化的幾個常見因素:
綜上,從「流量」角度評估新平台時,需思考:部署者爲何選擇該平台?他們當前選擇的原因是什麼?這種差異化是否具有粘性和可擴展性?
市場觀點
以下是我對市場上主流 Launchpad 走向的分析*(非 Solana 上的已標出所屬的鏈)*:
總結